妊娠期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及治療-西醫論文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2-30
作者:陳素文 黃醒華 劉曉利
關鍵詞:妊娠期再生障礙性貧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 mia, PAAA);診斷;治療
妊娠期再生障礙性貧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 mia, PAAA)是指患者既往無貧血病史,僅在妊娠期發生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十分罕見而又嚴重的疾病。患者表現為妊娠期的血象減少和骨髓增生低下,而妊娠前和妊娠終止后血象正常。1888年Ehrlich報道了第1例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 AA),而此例即發生于妊娠期,以后陸續有所報道。由于病例數量很少,PAAA的病因尚不明確,診斷及治療這類患者的臨床經驗也有限。
一、PAAA的病因和發病機理
PAAA病因不明。有文獻報道,既往有AA史未被發現,妊娠后病情加重才檢出[1]。動物實驗提示雌激素對骨髓無抑制作用,甚至妊娠時有許多因素促進骨髓增生。多數作者認為,妊娠可能是AA的誘因之一[2],主要因為有些發生在妊娠期的AA患者在分娩后其貧血癥狀緩解。也有些作者認為,只是一種巧合[3],因為與妊娠的總數相比,合并AA的病例數很少。
20多年來,描述PAAA的報道已不少見[3,4]。近年來報道的3例反復出現在妊娠期的骨髓增生不良[2,5]以及2例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6],患者每次妊娠時均出現骨髓抑制而非妊娠期未發現任何異常。還有文獻報道,AA緩解期因妊娠而出現血細胞減少的患者,也常常隨著妊娠終止而使癥狀得到緩解[7]。以上病例均提示骨髓造血障礙與妊娠相關,并有可能是一組相關的疾病,有其特殊的發病機理。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因主要為病毒感染、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等。目前,PAAA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有:(1)激素影響:在動物實驗中,藥理學劑量的雌激素可以對狗產生嚴重的骨髓抑制。AA與雪貂的動情期有關[8]。然而,對于人類,沒有證據表明生理劑量的雌性激素能抑制骨髓造血。Lowenstein對200例正常妊娠女性的研究表明,妊娠期骨髓增生活躍。紅細胞生成增加受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的控制,胎盤泌乳素使EPO增加,而高水平的雌激素則對其有抑制作用[9]。Fleming也提出,EPO與胎盤泌乳素失衡有關[10]。(2)免疫機理:有些患者在1次妊娠中發病,而在其后的妊娠中可能正常,可能是因為不同的抗原型引起母體抑制造血的免疫反應不同所致[11]。PAAA時血小板減少明顯,可能因為血小板數量及功能對免疫影響的反應不同所致。(3)造血微環境改變:雖然PAAA患者的造血抑制是可逆的,但造血干細胞數量少或功能差仍是事實,在其他因素影響下可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表現,其確切機理尚待從骨髓培養、造血因子水平、免疫學以及妊娠期內分泌改變等方面進一步的研究。
二、PAAA的診斷
1.病史:既往無貧血史、無不良環境和有害物質接觸史,僅在妊娠期出現的AA.表現為妊娠期的血象減低和骨髓增生低下,而妊娠前及妊娠終止后的血象是正常的。
2.臨床表現: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進行性加重的、不易治愈的貧血,可在孕期的各階段發病,初期可無癥狀,輕度的貧血往往被忽略。隨著貧血的加重,患者會出現牙齦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點及紫癜等,嚴重者感全身乏力、頭暈、頭疼和反復感染。
3.實驗室檢查:因PAAA是妊娠期發生的AA,其檢查同AA.外周末梢血檢查呈現全血細胞減少,主要特點是血小板的減少最為明顯。但確診必須有賴于骨髓穿刺涂片檢查。還應應用血液學診斷手段,除外其他全血減少或骨髓造血障礙性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早期行溶血試驗(Coomb′s試驗、Ham′s試驗、Rous試驗、蛇毒因子溶血試驗),應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細胞或骨髓單個核細胞(CD55、CD59),檢測血小板抗體,可以明確診斷。
三、PAAA對母嬰的影響
PAAA對母嬰都有嚴重影響。孕婦易發生全身出血傾向如皮膚紫癜、外出血、嚴重的顱內出血及臟器出血、白細胞降低、反復感染、嚴重貧血可造成心功能衰竭等。臨床上造成孕婦死亡的原因是顱內出血、心功能衰竭及嚴重感染所致敗血癥。胎兒易發生宮內缺氧、宮內生長遲緩、早產及胎死宮內。盡管隨著新生兒疾病治療水平的提高,PAAA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存活率已經提高,但與該疾病相關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主要是由于感染和出血[12]。對新生兒的危險主要有:(1)胎兒畸形。由于孕婦用藥(免疫抑制劑)所致;(2)感染的危險增加。由于母體粒細胞數目下降所致,同時與宮內感染有關的新生兒問題增加[13];(3)出血危險。因受母體血小板減少的影響,胎兒血小板計數下降;(4)早產[7]、低體重兒危險增加。可能與孕婦貧血程度及免疫治療有關[2,13];(5)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癥。輸注全血和血小板[4,13]時,孕婦體內抗血小板抗體的介導作用。
四、PAAA的治療
隨著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抗淋巴細胞蛋白(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或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及環孢菌素、胎兒造血干細胞輸注、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的應用,以及支持治療水平的提高,近年來,AA的治療有了很大發展。年齡低于50歲的患者可以選擇BMT,其長期生存率達70%~80%[14]。若不能得到適宜的骨髓供者,應用ATG和(或)環孢菌素,可以使大約50%的患者獲得長期生存[14]。但妊娠期間不能進行BMT,因為移植前抑制免疫系統的預處理對正在發育的胎兒有害[15]。
PAAA治療的關鍵是要兼顧母嬰情況,包括疾病本身的治療和對胎兒情況的監測。PAAA發病的階段和患者的愿望也必須考慮。治療方案包括對孕婦的支持治療、刺激造血和終止妊娠。
1.終止妊娠:盡管對是否終止妊娠有爭議[4],但大多數作者認為,PAAA出現于妊娠早期時應終止妊娠,如果沒有自發緩解的征象,要盡早對有條件的患者行骨髓移植。否則,輸血次數增加會使BMT成功率下降。如患者拒絕終止妊娠或者妊娠后半期發病,要盡量延長妊娠持續時間,直至能夠保證胎兒存活[7]。如果孕婦的狀況不能通過血液制品治療維持,或者因病情惡化而需要在預產期前行骨髓移植時,要提前終止妊娠。孕期要根據母嬰情況來決定分娩方式及時機。只有孕婦紅細胞計數>1.2×106/L、血紅蛋白>35 g/L,才有可能分娩正常活嬰。孕晚期要加強對胎兒的監測,有異常情況隨時準備結束妊娠,結束妊娠的時機選擇在血紅蛋白>70 g/L,血小板計數>50×106/L以上及有血源時。有關分娩方式,陰道分娩優于剖宮產,感染和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低。當存在嚴重的血小板減少時,如果需要實施剖宮產,術前應予成分輸血,提高血小板數目,術中準備充足血源以備急用,同時……必須要充分,以避免疼痛導致的收縮壓升高而引起顱內出血[12]。
2.ALG、ATG及環孢菌素:ALG、ATG及環孢菌素是治療AA的有效藥物,但是有嚴重的副作用[1]。ALG、ATG為免疫抑制劑,可能會導致胎兒生長遲緩[16]。Aichison報道,1例PAAA在妊娠晚期應用ALG后胎兒沒有明顯損傷,但是還缺乏更多臨床資料的積累。如果患者在2~3個月內不可能分娩,除了支持治療外,似乎可以考慮聯合應用ATG[7]。近年來環孢菌素用于AA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尚未見到用于PAAA的報道。
3.血液制品:妊娠期間,推薦紅細胞輸注使血紅蛋白水平不低于80 g/L,以保證胎兒正常發育。白細胞輸注的唯一指征是,明確的嚴重感染。需要密切關注的是持續、嚴重的血小板減少,因為當血小板計數低于20×109/L時,自發性出血的可能性顯著增加,應進行血小板輸注。有的病例中,大劑量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可使出血傾向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2,7]。也有人認為γ球蛋白沒有益處[8]。
4.激素:皮質類固醇和雄激素治療PAAA的效果有爭議[1]。妊娠女性胎兒時,禁用雄激素。有人認為,皮質類固醇可以縮短貧血時間,并緩解癥狀[2]。
5.CSF:近年來,基因工程技術的產物CSF已廣泛地應用于AA的治療,但是在孕婦中使用的安全性尚不清楚。
6.改善微循環:東莨菪堿和一葉秋堿對AA,尤其是較輕的病例有一定的作用,未見到用于妊娠期的報道。
7.抗生素:與粒細胞減少癥有關的發熱和感染,應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
總之,PAAA是一種臨床罕見的嚴重的疾病,與妊娠密切相關,盡管在病因和發病機理等方面還不明確,但我們要對孕期出現貧血的孕婦提高警惕,首先明確診斷,并加強對母嬰的監測,積極治療合并癥,減少并發癥的出現。
參考文獻
1,王淑貞,主編。實用婦產科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363.
2,Bourantas K, Makrydimas G, Georgiou I, et al. Aplastic anemia: report of a case with recurrent episodes in consecutive pregnancies. J Reprod Med, 1997,42:672-674.
3,Kirspel JW, Lyach VA, Vick BD. Aplastic anemia in pregnancy: a case repor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Obstet Gynecol Surv, 1976,31:523-528.
4,Suta T, Omine M, Tsuchiya J, et al. Prognostic aspects of aplastic anemia in pregnancy. Experience on six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lut, 1978,36:285-298.
5,Cohen E, Ilan Y, Gillis S, et al. Recurrent Transient bone marrow hypoplasia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Acta Haemotol, 1993,89:32-34.
6,Lchman LT, Alocff JA. Reversible pure red cell hypoplasia in pregnancy. JAMA, 1982, 247:1170-1171.
7,Pajor A, Kelemen E, Sczakacs Z, et al. Pregnancy in idiopathic aplastic anemia: report of 10 cases.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1992,45:19-25.
8,Ryland LH. Remission of estrus associated anemia following ovariohysterectomy and multiple blood transfusions in a ferret. J Am Vet Med Assoc, 1982,181:820-822.
9,Jepson JH. Endocrine control of maternal and fetal erythropoiesis. Can Med Assoc J, 1968, 98:844-847.
10,Fleming AF. Hypoplastic anemia in pregnancy. Br Med J, 1973, 3:166-167.
11,Aster RH. “Gestational” thrombocytopinia a plea for conservertive management. N Engl J Med, 1990, 323:264-270.
12,Leong KW, Teh A, Bosco JJ, et al. Successful pregnancy following aplastic anemia. Postgrad Med J, 1995, 71:625-627.
13,Proenca R, Calil V, Sadeck L, et al. Pancytopenia in infants of aplastic anemic mothers: case report [letter]。 Eur J Haematol, 1998, 60:213-214.
14,Huter O, Brezinka C, Schiller L, et al.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regnancy-associated severe aplastic anemia by immunosuppression: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Matern-Fetal Invest, 1996, 6:175-178.
15,Marsh JCW, Hows JM, Bryett KA, et al. Survival after antilymphocyte globulin therapy for aplastic anemia depends on disease severity. Blood, 1987, 70:1046-1052.
16,Cundy TF, O′Grady JG, Williams K. Recovery of menstruation and pregnancy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Gut, 1990, 31: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