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ette綜合征的中西醫治療進展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1-03
Tourette綜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又稱多發性抽動癥、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多見于兒童期、病因未明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其臨床特征為慢性、波動性、多發性的頭、肩、肢體、軀干等運動肌快速抽動,交替出現,伴有不自主的發聲和猥褻言語及強迫癥狀。其發病率各家報道不一,多數為0.05 %~3.0 %,男女之比為3~4∶1,近年來本病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我們檢索了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的文獻資料,特對該病的中西醫治療綜述如下。
1 西醫治療
1.1 傳統多巴胺受體阻滯劑
多數學者的研究發現:TS的發病與神經遞質失衡及受體異常有關,其基底神經節紋狀體多巴胺受體超敏感是比較公認的觀點。以氟哌啶醇為代表的多巴胺受體阻滯劑在TS的治療中曾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李紅、馮秀[1]采用氟哌啶醇治療多發性抽動癥32例,學齡前從0.25 mg/d開始,學齡期從0.5 mg/d開始,睡前頓服,每周加量1次,每次0.25~0.5 mg,加至能控制癥狀的最小有效劑量,維持3~6月,取得顯著療效。研究發現約70 %~80 %的患者經該藥治療后可顯著緩解運動及發聲抽動,但其對TS的相關癥狀效果不明顯。氟哌啶醇敏感性高,用藥后可很快控制癥狀,但依賴性強,停藥后極易復發;同時研究發現該藥副作用大,約半數左右患者出現錐體外系反應、帕金森樣反應及嗜睡、過度鎮靜、抑郁、厭學等不良情緒反應,另外尚有肝功能損害的改變、粒細胞減少、斜頸等[2-3].使用氟哌啶醇同時加用等量安坦可部分對抗氟哌啶醇的副作用。其他多巴胺受體阻滯劑如泰必利、哌迷清、氟奮乃靜、五氟利多等藥物治療兒童抽動癥及多種抽動綜合征也有臨床報道,但其臨床療效不如氟哌啶醇。
1.2 選擇性單胺能拮抗劑
此類藥物我國應用最多的是利培酮。利培酮系為多巴胺和5-羥色胺平衡拮抗劑,同時能與α1、α2-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抑制中樞去甲腎上腺的功能,減少錐體外系反應。臨床研究[4]證實:應用利培酮治療TS臨床療效與氟哌啶醇相當,且可改善患兒認知功能,較少發生錐體外系反應。
奧氮平為噻嗯丙苯二氮卓類衍生物,對5-羥色胺和多巴胺D2受體均有較強的結合力,在控制療效上與氟哌啶醇無明顯差異,可改善抽動癥狀及部分患者的抑郁癥狀[5],也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從而改善睡眠和抑制興奮癥狀[6].其作用可能與其對DA2受體的阻滯作用有關。
1.3 中樞性α-受體激動劑
可樂定為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阻滯劑,可減弱中樞去甲腎上腺能的活動,尤其對伴有行為問題焦慮癥狀的多動障礙可首選該藥。林亞松等[7]用可樂定皮膚貼片治療多發性抽動癥療效肯定,使用依從性好,簡單方便,副作用輕微,大劑量時可能出現低血壓,故不可驟停用藥。
1.4 抗癲癇藥的應用
1.4.1托吡酯
托吡酯(妥泰)是一種結構獨特的新型抗癲癇藥,該藥在TS的治療中,可能與通過抑制γ-氨基丁酸(GABA)氨基轉移酶、調節中樞GABA系統等多種作用機制有關。Abuzzahab等[8]于2001年最早報道,將妥泰用于治療2例經大劑量氟哌啶醇、利培酮治療無效的TS患兒并獲得滿意療效。妥泰單藥或聯合他藥治療可明顯減輕難治性TS和不能耐受氟哌啶醇患兒的抽動癥狀[9-10] ,且與氟哌啶醇相比,妥泰尚未見錐體外系反應報道。但臨床發現其在認知方面可導致記憶困難、言語不流暢、找詞困難、理解力變遲鈍、注意力不集中[11],還可引起頭暈、嗜睡、疲勞、遺尿、少汗等,提示對學齡兒童的學習功能有一定的影響。臨床發現,其不良反應與劑量有一定關系,小劑量應用或從小劑量逐漸增加可明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2].
1.4.2氯硝西泮
氯硝西泮可作用于中樞特定的苯二氮卓受體,促進GABA釋放。劉麥仙等[13]利用氯硝西泮配合氟哌啶醇治療多發性抽動23例,發現小劑量氯硝西泮配合氟哌啶醇治療多發性抽動癥可收到不錯療效。
1.4.3丙戊酸鈉
丙戊酸鈉治療TS的作用機理則是通過抑制GABA氨基轉移酶,調節中樞GABA系統功能。張敬軍等[14]以丙戊酸鈉治療抽動穢語綜合征,總有效率達到76.6 %,其副作用多為用藥早期的胃腸功能紊亂癥狀。鄭毅等[15]采用丙戊酸鈉合并氟哌啶醇治療難治性TS收到肯定療效,減少了氟哌啶醇的用量,且與單用氟哌啶醇相比,副作用相對較輕,且對控制TS所伴隨的精神癥狀也有積極作用。
1.5其他藥物
肌苷是嘌呤類代謝產物,常與其他治療TS的藥物合用。孔祥秀等[16]以胃復安聯合托吡酯治療TS,既克服了胃復安的錐體外系肌緊張等不良反應,又克服了托吡酯加量期的食欲減退、思維減慢等,完全控制率達75 %.此外還有報道其他藥物如丙咪嗪、心得安、東莨菪堿、納洛酮等用于治療TS,有待于作進一步臨床觀察。
2 中醫治療
2.1中醫辨證治療
韋俊等[17]把本病分為肝氣郁結、肝風內動;脾虛健運、肝氣橫逆;肝腎陰虛、虛風內動3型。肝氣郁結、肝風內動型以天麻鉤藤飲加減;脾虛健運,肝氣橫逆型以柴芍六君子湯加減;肝腎陰虛、虛風內動型以三甲復脈湯加減。共治愈114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8.33 %.汪受傳[18]將本病總分為肝腎陰虛、心脾兩虛2型,分別以杞菊地黃丸、歸脾湯加減治療。邢向暉[19]將本病分為痰熱擾心、肝風內動、陰虛風動3型論治,痰熱擾心型用黃連溫膽湯加減,肝風內動型用天麻鉤藤飲合鎮肝熄風湯加減,陰虛風動型用大定風珠加減,效果良好。孫孝登等[20]將本病分為肺腎陰虛、脾虛肝亢2型。肺腎陰虛以發音抽動為主,治以滋補肺腎,方用黨參、黃芪、白芍、生地黃、熟地黃、麥冬、天冬、地骨皮、枸杞子、五味子、陳皮、干地龍、蓮子心、柴胡、炙甘草、竹茹等藥物,咳嗽、喊叫、穢語者加制半夏、天竺黃。脾虛肝亢型以肌肉抽動為主,治以補脾益氣、平肝滋陰,藥用黨參、炙黃芪、山藥、炙甘草、白術、僵蠶、鉤藤、蟬蛻、柴胡、白芍、生龍骨、生牡蠣。治療組總有效率94.2 %,對照組總有效率80.2 %,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副作用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王喜聰等[21]將本病分為肝陽上亢、陰虛風動、肝郁脾虛、脾虛肝旺、脾虛夾痰、心脾兩虛6型論治。肝陽上亢型用瀉青丸或龍膽瀉肝湯加減或羚羊鉤藤湯;陰虛風動型用三甲復脈湯或杞菊地黃丸;肝郁脾虛型用逍遙散合二陳湯;脾虛肝旺型用緩肝理脾湯;脾虛夾痰型用醒脾湯或溫膽湯合礞石滾痰丸;心脾兩虛型用歸脾湯。
2.2專方專藥治療
孔群[22]認為腎虛肝亢,風痰內擾為本病的主要病理過程,采用“滋腎平肝,熄風化痰”為法,藥用生地黃、天麻、僵蠶、地龍、全蝎、白芍、郁金、鉤藤,共奏滋陰熄風、清熱化痰、解郁安神之功效,從而有效緩解患兒抽動癥狀。趙春玲[23]認為小兒多為脾虛氣弱之體,飲食不節,極易化痰生火動風,肝木乘脾土,而生諸般抽動之癥,以熄風化痰湯(梔子、僵蠶、茯苓、葛根、白芍、天竺黃、法半夏、升麻、柴胡、蟬蛻、鉤藤、白蒺藜、陳皮、炙甘草)隨證加減治療Tourette綜合征,有效率達到86.67 %.劉弼臣[24]認為本病本源于肝,病發于肺,為風、痰、火、氣互為因果而致,主張從肺論治,以清肺平肝為法,選用瀉青丸加減(處方:龍膽草、梔子、制大黃、羌活、菊花、鉤藤、當歸、全蝎、蜈蚣)治療本病肝亢風動者,療效卓著。
綜上所述,TS是一種慢性運動與發聲抽動障礙。雖然部分患兒于成年后抽動癥狀有自愈傾向,但其遺傳傾向與遺留的性格心理問題,為其以后的生活工作埋下隱患,更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部分患者久治不愈,其抽動癥狀可持續至成人,故而對TS的治療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西醫治療多能快速控制癥狀,但多存在不同的副作用;中醫治療效果良好,但尚欠缺一個規范可行的辨證分型標準。如何能將二者的優點有機結合起來為臨床服務,便成為臨床有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