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臨床助理醫師綜合筆試沖刺復習資料10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5-11-04
胃癌的檢查
1.X線鋇餐檢查
數字化X線胃腸造影技術的應用,目前仍為診斷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氣鋇雙重造影,通過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觀察作出診斷。早期胃癌的主要改變為黏膜相異常,進展期胃癌的形態與胃癌大體分型基本一致。
2.纖維胃鏡檢查
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部位和范圍,并可獲取病變組織作病理學檢查,是診斷胃癌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帶超聲探頭的纖維胃鏡,對病變區域進行超聲探測成像,有助于了解腫瘤浸潤深度以及周圍臟器和淋巴結有無侵犯和轉移。
3.腹部超聲
在胃癌診斷中,腹部超聲主要用于觀察胃的鄰近臟器(特別是肝、胰)受浸潤及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4.螺旋CT與正電子發射成像檢查
多排螺旋CT掃描結合三維立體重建和模擬內腔鏡技術,是一種新型無創檢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診斷和術前臨床分期。利用胃癌組織對于氟和脫氧-D-葡萄糖(FDG)的親和性,采用正電子發射成像技術(PET)可以判斷淋巴結與遠處轉移病灶情況,準確性較高。
肺膿腫病因
1、吸入性肺膿腫(原發性肺膿腫):經口鼻咽吸入致病,病原菌為厭氧菌。(牙槽膿腫等膿性分泌物被吸入可以致病)
2、血源性肺膿腫:多有皮膚外傷、疔、癰等所致的感染中毒癥,致病菌以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鏈球菌多見。
3、繼發性肺膿腫:由金葡菌、銅綠假單胞菌和肺炎克雷白桿菌等細菌性肺炎、支擴、支氣管囊腫、支氣管肺癌、肺結核空洞等引起;小兒肺膿腫則以支氣管異物阻塞導致最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