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綜合輔導:學會學習,從重知識到重智慧

來源:育路計算機考試頻道發布時間:2008-08-19 10:49:24

 “教育的核心即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規劃研究所負責人庫姆斯提出的這一論斷標志著教育發展史上教學重心的根本轉變——從傳統的以教師“教”為主過渡到現代的以學生“學”為主。但是,處于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落后的填鴨式的、反復記誦式的學習仍占據優勢地位,這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為了跟上時代步伐,教育必須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正如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奈比斯特斷言:“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上,沒有一門或一套課程可以供可見的未來使用或可供終生受用,現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學會如何學習。”而埃德加·富爾則在《學會生存》一書中表達了同樣的感慨:“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那么,怎樣才算學會學習呢?一言以蔽之,在學習方式上,由知識性的記誦學習轉變為智慧式的、創新性的學習;在教育目標上,由單純的學習知識轉變為啟迪智慧,讓教育真正成為學生享受幸福生活的過程。

   追求知識理所當然,無可厚非。但是,當我們把知識的獲得作為教育之全部,為知識而知識,進而希冀以教育為手段把學生塑造成“知識人”,這便釀成了知識對智慧、知識對生活的虛妄僭越。在“知識人”理念的支配下,學生被看作是用知識一片一片搭構起來的,唯一充塞于心靈的就是知識,人性中的其他部分,如倫理道德、審美情操等則被虛無化,這不可避免地異化了教育的實踐追求,遮蔽了教育那崇高的人文精神。正如魯潔先生指出的,“知識人”的世界是一個價值缺失、意義旁落的世界,而這正是應試教育產生種種危機,備受批判的根源。在課堂上教師講的是知識,作業練的是知識,考試考的是知識,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還是知識……正是在對知識一味地追逐過程中,關涉人生幸福的智慧被放逐了,淹沒在知識的汪洋大海之中。結果,分數在沒日沒夜的機械記誦中攀升了,而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諧的人格、幸福的生活卻丟棄了。教育由此成為考試的附庸,學生則物化為知識、分數的奴仆,喪失了童年本該有的童心、童趣、童稚,成為僅有知識的“偏執單面人”,而非知、情、意全面發展的“和諧人”。

  于是,培根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應轉化為“怎樣使知識有力量”,“哪些知識真正有力量”的追問。簡答之,只有那些切實關涉個人幸福,能轉識成智,臻達人生智慧的知識才真正有力量,才更值得學生學習。因此,把學生從知識至上、分數至上的苦海中解救出來,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能力有選擇地獲取知識,就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從根本意義上說,人總是為了生存、生活才去學知識的,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知識只是人們幸福生活的工具、手段。因此,只有能聯系生活、能應用于生活、能使個人生活變得更美滿幸福的知識才可以轉化成智慧。而應試教育在一味追求知識的過程中常常犯以下錯誤:一是忘記了學生的生活;二是雖然關注了生活,但只是將教育視為斯賓塞所言的“為未來的生活作準備”,沒有進一步將教育經歷理解為學生當下的幸福生活。對此,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過振聾發聵的高呼:“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學生是學死!”因此,學會學習的關鍵在于讓兒童學會將知識“如何轉識成智”,學會聯系以往的生活經歷進行學習,學會將知識智慧性地運用于自己的生活。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尤物 | 香蕉尹人综合精品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香蕉国产免费天天视频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