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路監理工程師考試道路與橋梁復習指導(15)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1-24 10:44:59
育路教育網小編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公路監理工程師考試道路與橋梁復習指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準則9]預應力索結構是大跨理想結構。
在預應力索結構中,預應力使索系處于張緊與穩固狀態,使結構體系具有承載能力及剛度(而不是降低或調整內力)這種不以增加自重為代價而增強結構剛度及承載能力的特點正是預應力索結構的優越所在。 如雙曲懸索結構及筆者提出的全索橋新橋式便屬于預應力索結構。
[準則10]結構連續準則 合理的結構整體性好,構件體形變化平順。
這不僅是美觀的要求,更是準則6的要求,因為構件體形變化平順、結點處或邊界處過渡平滑、結構整體性強是力流平順的必要條件,同時,也可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剛度。
[準則11]合理的結構應盡量使其各構件承受均布荷載,如受彎構件承受橫向均布荷載,而拉/壓構件承受軸向均布荷載等。
這是應力均勻、傳力簡捷之要求。
[準則12]均衡與穩定準則 一般工程結構必須保持靜力平衡,即結構穩定。
從力學與美學角度上講,要求結構均衡。保持靜力平衡是橋梁結構安全與美觀的前提條件。
[準則13]韻律感與節奏感準則 合理的結構應有韻律感和節奏感。
由準則3可知,功能決定了結構。因此,結構并非由雜亂的構件拼湊而成,而是按功能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形成的合理結構必然具有韻律感和節奏感。
準則13是衡量橋式美觀的重要準則。橋梁孔徑的變化、墩高的變化、式樣的變化、橋面的起伏、斜拉索的輻射、大纜優美的曲線及拱的彎曲等等都形成了韻律與節奏。和諧的韻律與節奏使美麗的橋梁看上去如無聲而美妙的音樂。
有關橋梁輪廓尺寸的協調比例關系見如下準則14:
[準則14]橋梁輪廓尺寸協調準則
①梁橋或拱橋相鄰跨度的比值(小跨比大跨)宜在[0.4,1]內,接近0.618時,橋跨變化會顯得平順、流暢、有韻律感與節奏感。
②梁橋墩高與跨度之比宜在[0.25,0.85]內,接近0.618時,橋高與跨度的比例最為和諧。
③拱橋之矢跨比宜在[1/8,1/4]內。
④斜拉橋索塔高度(自橋面算起)與中跨之比宜在[1/7,1/4]內,邊跨與中跨之比宜在[1/3,1/2]內。
⑤懸索橋大纜矢跨比宜在[1/7,1/11]內,邊跨與中跨之比宜在[1/4,1/2]內。
⑥帶單懸臂的簡支梁,懸臂長與簡支跨長之比宜取0.41左右。
⑦帶雙懸臂的簡支梁,懸臂長與簡支跨長之比宜取0.35左右。
⑧帶雙懸臂的兩等跨連續梁,當施工過程中未發生體系轉換時,其懸臂長與跨度之比宜取1/3左右。
⑨三跨連續梁,當施工過程中未發生體系轉換時,其邊跨長與中跨之比宜取0.8左右。
⑩中間跨為等跨的多跨連續梁,其邊跨與中跨跨度之比宜在[0.65,0.70]內。
準則14是橋梁美觀、經濟、受力合理三者統一協調的典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