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維的品質 人的思維具有一般性,它的產生和發展服從于共同的活動規律。然而,人的思維活動存在著某些個別差異,這種在人與人之間存在和表現出的思維活動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的思維品質上。 (一)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思維的廣闊性是指一個人思維的廣度方面的特征。思維具有廣闊性的人,善于全面地、相互聯系地看問題,能夠抓住事物間各方面的聯系和關系,在多種知識領域中進行創造性思考。他們不僅善于抓住問題的最一般的基本輪廓,而且也不遺漏問題的重要細節。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科學家都具有高度發展的思維廣闊性。與思維廣闊性相反的是思維的狹隘性。思維狹隘的人往往只憑有限的知識經驗去思考問題,思想片面,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容易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思維的深刻性是指一個人思維深度方面的特點。思維具有深刻性的人,善于透過問題的表面現象,深入到問題的內部核心,抓住問題的關鍵,發現問題的本質特征,揭露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準確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及結果。具有思維深刻性的大思想家、科學家都具有十分敏銳的洞察力,“落一葉而知秋”,能在最簡單、最普遍、已為人所熟悉的尋常現象中發現重大問題,并從中揭示出事物發展最重要的規律。與思維的深刻性相反的是思維的膚淺性。思維膚淺的人,容易為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問題的本質;時常對重大問題熟視無睹,輕易放過;滿足于一知半解,缺乏洞察力和預見性。 (二)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思維的獨立性是指一個人是否善于獨立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思維具有獨立性的人,不滿足于現成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創造性地認識事物,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途徑;他們對問題抱有科學態度,凡事均從客觀實際出發,善于自己開動腦筋,并根據客觀原則檢驗自己思維的正確性,從而做出切合實際的合理評價。與思維獨立性相反的是思維的依賴性。具有思維依賴性的人遇事不能獨立思考,表現為盲從、缺乏主見、人云亦云,過分崇拜權威,容易受他人暗示而輕易放棄自己的觀點。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一個人能否根據客觀標準進行思維并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思維具有批判性的人,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善于根據客觀指標和實踐觀點來檢查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思維活動及結果。表現為既能善于客觀地評價他人的思維成果,而且富有自我批判性;既能堅持正確的東西,又能隨時放棄自己曾經堅持的錯誤觀點。與思維批判性相反的是思維的隨意性。思維具有隨意性的人,考慮問題往往主觀自負,自以為是;得出結論隨心所欲;評判事物不能堅持客觀標準,缺乏自我批判性,易受個人情感的左右;或遇事隨波逐流。 (三)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思維活動過程靈活程度方面的思維品質。思維具有靈活性的人,有很強的應變能力,不受固有模式和成見的束縛,能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及時打破舊的思維定勢,擺脫偏見,迅速轉變原有思路,機智靈活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地調整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與思維靈活性相反的是思維的固執性。思維固執的人表現為固執、刻板,思想僵化,默守成規,易受定勢影響而固執己見,不易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 思維的敏捷性是指思維活動快慢方面的思維品質。思維具有敏捷性的人思路流暢,有較強的直覺判斷能力,對復雜的問題能進行周密的思考,很快理出思路,抓住問題的關鍵,得出有創見性的結論,能迅速地當機立斷地解決問題。與思維敏捷性相反的是思維的遲鈍。它表現為思路堵塞,優柔寡斷,在新情況面前沒有明確的思路,而表現為束手無策、一籌莫展。 (四)思維的邏輯性 思維的邏輯性是指一個人思維條理性方面的思維品質。思維具有邏輯性的人,能夠嚴格遵循邏輯規律進行思維。提出問題明確而不含糊,推理合乎邏輯規則,論證嚴密、有條不紊、有理有據,結論有充分的說服力,表述問題清晰而不自相矛盾,整個思維過程連貫而富有條理。缺乏思維邏輯性的人,思路紊亂,論述缺乏證據,推理易出現邏輯錯誤,陳述無順序性且前后矛盾,思想間斷和跳躍性大,表達思想語無倫次。 二、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 (一)什么是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指以新異獨創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創造性思維不僅能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獨特、具有重大社會價值的思維成果。它是人創造力的核心成份,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是人類思維能力的最高體現,是人類意識發展水平的標志。創造性思維既具有一般思維活動的某些特點,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維的獨特特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思維結果的首創性、獨立性和新穎性。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提供具有重大社會價值、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為標志。在這種思維過程中,沒有現成的可供借鑒的解決問題方案,必須打破慣常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將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改組或重建,獨辟蹊徑,創造出不同尋常的思維成果。例如,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所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就是創造性思維的典型代表。它在香港、澳門回歸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也必將在解決臺灣問題上產生積極影響。這一劃時代的偉大構想,新穎獨特,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必將記入社會發展的歷史史冊。首創性、獨立性和新穎性是創造性思維的本質特征。當然,對于以掌握繼承前人的間接經驗為主的學生來講,如果所解決問題對其來說是新穎的,在解決問題活動中不因循舊例,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盡管不一定提供前所未有的、具有巨大社會價值的創造產物,也屬于創造性思維。 2.運思過程的非邏輯性。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遵循思維的邏輯規則,對事實材料進行分析,通過一步一步地推理,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這是一般思維。創造活動需要一般思維,但更需要創造性思維,才能有效地探索未知的實踐領域,提出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由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主體經驗以及物質條件的限制,使未知事物帶有較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給創造性思維的順利進行帶來很多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僅利用一般思維就很可能縮手無策,人們就需要打破思維的邏輯規則,發揮創造想象的補充和預見功能,通過自由、靈活地聯想,把抽象模糊的概念具體化、明朗化,提出預測性假說或模型,確定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合理方向。這就是說,創造性思維帶有極大的非邏輯性和跳躍性。創造性思維的非邏輯性主要表現形式是直覺(見本章第一節直覺思維)和靈感(見第七章第三節靈感)。 3.思維形式的綜合性。在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不是靠某種單一的思維形式,而是由多種思維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高度統一的結果。其中,既有與事物具體情境相聯系的形象思維,又有與抽象概念相聯系的抽象思維;既有作為新觀點、新設想產生基礎和準備階段所進行的分析思維,又有新觀念產生瞬間所表現出的直覺、靈感和頓悟等非邏輯性思維形式(它們和邏輯思維前后為序、相互補充);既有為力求創新而進行的發散、多向思維或求異思維,又有為攻克難關而進行的收斂、集中思維或求同思維。形式多樣,表現各異。各種思維形式之間都分別構成一組對立面,其中都存在著既互相區別、否定、對立,又互相補充、依存、統一的矛盾關系。在這一對對的矛盾關系中,各種形式的思維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使人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富有活力、逐步深入。 4.強烈的目標指向性。在整個創造性思維活動中,所要解決的創造性問題會象磁石一般地吸引著創造者,使其著迷,使其忘掉周圍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創造活動中。對于一個著了迷的創造者,創造就是其生活的最終目標,其它的一切都會被放到注意的范圍之外。正如普希金在談其創作體會時說過的“我忘掉了世界”;俄羅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也說過“當我寫什么東西的時候,吃飯、睡覺以及與別人談話時,我都想著它”;牛頓在專心研究問題的時候,竟把懷表當作雞蛋放到鍋里去煮等等。這些都是他們對問題的迷戀和強烈的目標定向作用的結果。如果創造的成果對整個社會的意義越重要,對創造者的吸引作用也越大,其迷戀的程度也會更深。 (二)創造性思維過程 創造性解決問題比解決一般性問題有著更為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在它的運行中又有獨特的思維活動程序和規律。英國心理學家華拉斯通過對創造過程的分析,提出了創造性思維的四階段理論,把與創造活動相聯系的創造思維過程分為準備階段、醞釀階段、豁朗階段和驗證階段。 1.準備階段。這是在創造活動之前,圍繞要解決的問題,收集以往資料,積累知識素材及他人解決類似問題的研究資料的過程。這個階段的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收集的資料越豐富,越有利于開闊思路,從而受到啟發,發現和推測出問題的關鍵,迅速理清思路、明確方向、解決問題。因此,在這一階段,應努力創造條件,廣泛收集資料,有目的、有計劃地為所規劃的項目做充分的準備。為了使創造性思維順利展開,不能將準備工作只局限于狹窄的專門領域,而應當有相當廣博的知識和技術準備。然后才能象我國偉大詩人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醞釀階段。這是在積累一定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對問題和資料進行深入地分析、探索和思考,力圖找到解決問題的途經和方法的過程。這一階段從表面上看沒有明顯的思維活動,創造者的觀念仿佛處于“冬眠”狀態,但事實上思考仍在斷斷續續地進行著。這個時候在創造者的意識中可能對該問題已不再去思考,轉而從事或思考其它一些無關的問題,但在不自覺的潛意識中問題仍然存在,當受到一定刺激的作用,又會轉入意識領域。例如,日間苦思不解的問題,夜間睡眠時忽然在夢中出現。可見,創造性思維的醞釀階段多屬潛意識過程,這種潛意識的思維活動極可能孕育著解決問題的新觀念、新思想,一旦醞釀成熟就會脫穎而出,使問題得到解決。 3.豁朗階段。這是經過充分的醞釀之后,在頭腦中突然躍現出新思想、新觀念和新形象,使問題有可能得到順利解決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中,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意想不到地閃電般地便迎刃而解,頭腦似乎從“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困境中擺脫出來,有一種“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并顯示出極大的創造性。這是對問題經過全力以赴地刻苦鉆研之后所涌現出來的科學敏感性發揮作用的結果。這種現象稱為“靈感”或“頓悟”。許多科學家的創造發明過程中,都曾有過這種類似驚人的現象。 4.驗證階段。這是在豁朗階段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構想或假設之后,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進行反復檢驗,多次補充和修正,使其趨于完善的過程。這個階段,或從邏輯角度在理論上求其周密、正確;或是付諸行動,經觀察實驗而求得正確的結果。在驗證期,創造者需要經過無數次地存優汰劣,才能使創造結果達到完美的地步。 (三)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創造活動有效進行的重要心理因素。培養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目前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后天培養和訓練的結果。教育過程中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保護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好奇心是人對新異事物產生詫異并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升華,是人渴望獲得知識的一種心理狀態。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動人主動積極地去觀察世界、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動力。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對事物有著執著的追求和迷戀,會在創造活動中獲得精神鼓舞和情感滿足。它是科學家、發明家有所成就的重要心理因素。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應通過啟發式教學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面臨疑難,產生求知需要和探索欲望,積極思維,主動提問和質疑,要有意識地強化他們對一切事物的興趣,保護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2.改變傳統的教育質量評定觀,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傳統的教育質量評定觀,往往強調學生循規蹈矩,死記書本知識,考試得高分,順利地升入高一級學校。結果造成了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考試考什么,學生就背什么。學生只能在固定的圈子里解答問題,使整個教學和學生的思維趨于僵化。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育者應安排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己去領會或發現事物間的聯系;而不是注入式地給學生灌輸死知識。要鼓勵學生的創造性行為,啟發、協助、鼓勵學生主動地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要預先樹立是與非、對與錯的絕對權威。特別是小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必限定他們盲從地接受成人認可的答案。 3.對學生進創造性思維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和策略,是發展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科學有效的方法推動著科技的發展,也為我們解決問題開辟道路。在教學活動中,教育者要教會學生有效地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系統化和具體化,達到對事物本質屬性的認識。還要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創造性活動的方法。如運用類比推理、原型啟發方法,探索新事物;利用逆向求索,打破思維定勢的束縛;把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有機結合起來;發揮發現法教學的作用等等。使學生的創造活動由盲目到意識明確,由被動到主動發展。 4.建立良好的創造環境,正確對待創造型學生。創造才能的形成,除了個人的主觀努力外,還有賴于良好環境的熏陶。一個有利于創造的環境,不僅有利于求知欲的形成,而且還會刺激新思想的誕生,使創造成果層出不窮。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善于發現和對待創造型學生,在班級里建立濃厚的創造氣氛。有些創造型學生可能比較頑皮,愛爭辨,常有越軌行為,經常提出各種怪問題。教師應該剖璞見玉,善于引導,保護他們創造的萌芽,不要動輒厭惡指責。要創造民主的、平等和自由探討的氣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放手讓學生獨立工作,允許和鼓勵每個學生大膽地、毫無顧忌地發表各種設想,而不急于過早評判。 5.開展創造性活動,培養創造性個性。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僅和智力因素有關,而且和一系列的非智力因素和個性特征有密切的聯系。實驗研究發現,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富有責任感、熱情、有毅力、勤奮、富于想象、依賴性小;喜歡自學,勇于克服困難,好冒險,有強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觀察、有較強的獨立性,興趣廣泛,好沉思,不盲從等。創造性個性是在創造性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一些諸如科技小組、興趣小組、文藝小組等實踐活動,有助于創造性個性的形成。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需注意如下幾個方面:⑴向學生說明他們的好奇心、探索行為的社會價值和意義,鼓勵和保持他們的自尊心、好奇心;⑵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活動;⑶鼓勵學生的首創性、獨創性,解除他們對錯誤的恐懼心理;⑷鼓勵學生面對現實,接受變化;⑸幫助和引導學生對每個問題都力圖尋求多種答案;⑹鼓勵學生與有創造性個性的人接觸;⑺鼓勵學生大膽幻想、猜測和假設;⑻避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創造潛力的學生;⑼鼓勵和支持學生專心致志、善始善終地活動,培養其韌性和恒心;⑽創造并保持一個民主、輕松的氣氛,培養學生開拓進取、勇于拼搏的精神。 |
級 別 | 課 程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報名 |
二 級 |
全程班 | 130 | ¥17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30 | ¥9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8 | ¥5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6 | ¥2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8 | ¥150 | 試 聽 | ![]() |
|
論文指導 | 2 | ¥50 | 試 聽 | ![]() |
|
三 級 |
全程班 | 100 | ¥14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00 | ¥8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2 | ¥4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22 | ¥4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3 | ¥100 | 試 聽 | ![]() |
|
二級:全程+沖刺=1700元(原價2640元) 套餐A900元(原價1840元),套餐B500元(原價940) 三級:全程+沖刺=1400元(原價2240元) 套餐A800元(原價1640元),套餐B400元(原價840) |
熱門資料下載: |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解決問題思維過程 |
|
閱讀下一篇:心理咨詢師考試(二級)認證重點知識總結大綱第五章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