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環境保護公共關系 一、名詞解釋 1、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指人類為維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平衡而采取的一切行動。 2、環境保護公共關系:簡稱環保公關或綠色傳播,是指任一社會組織或個體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社會目標,就綠色環保主題或問題而與公眾進行的有計劃的、持續的信息交流。 二、選擇題 1、4月22日是地球日。 2、1971年,先后出現了兩個國際性環保組織國際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組織。 3、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UNCED),稱地球峰會,在里約熱內盧舉行。 4、2004年,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總局又開始聯手制定綠色國內生產總值考核指標。 5、1991年11月,國際公關協會在內羅畢舉行的理事會上通過了《關于環境與發展的內羅畢傳播準則》。 6、環保的功能:監測環境、咨詢建議、傳播信息。 7、硬環境主要指一定區域內對社會組織的生存與發展產生影響的自然環境或物質條件。 8、軟環境主要指人文環境和政策環境。 9、咨詢工作的核心功能集中體現在對組織機構決策層的咨詢上面。 10、傳播信息分為:自我傳播、人際傳播、大眾傳播。 11、環保公關的特點:廣泛性、共同性、公益性、持續性、國際性。 12、環保公關起源于美國。 13、環保公關以人為本的理念蘊藏在三個基本判斷中:人是目的、人是關鍵、人是主體。 14、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是構成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 三、問答題 1、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歷史及經歷的環節? (1)人口與環境(2)環境保護(3)《沙鄉年鑒》(4)《寂寞的春天》 2、可持續發展是如何提出的? (1)環保全球化(2)商界的覺醒(3)地球峰會(4)中國在行動 地球峰會取得了兩個重要的成就:(1)將可持續發展確定為會議的主題(2)通過了《21世紀環境綱領》,并建議成立專門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予以貫徹實施。 3、國際公關協會第9號金皮書的主題是什么? 綠色傳播成為國際公關界從事環保工作的主題行動。 4、中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綱領的指導思想及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線,以經濟發展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科技和體制創新為突破口,堅持不懈地全面推進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地協調,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為實現第三步戰略部標奠定基礎。 總體目標: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人口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資源利用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資源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5、環境公關有哪些功能及特點? 功能:(1)監測環境(2)咨詢建議(3)傳播信息 特點:(1)廣泛性 (2)共同性 (3)公益性 (4)持續性 (5)國際性 6、環境公關的理念? (1)共生共榮的理念(2)可持續發展的理念(3)以人為本的理念(4)綠色傳播的理念 7、公眾輿論的七步生成模式? (1)人們開始了解環境問題的存在 (2)他們感受到環境問題的壓力 (3)他們開始探討環保出路 (4)人們對眼前的環保花費猶豫不決(5)人們對每一選擇所帶來的利弊進行權衡 (6)他們明智地采取某一立場 (7)他們道義和感情上做出一個負責地裁決 8、綠色傳播的七步質量模式? (1)量化公眾(2)了解公眾(3)提出問題(4)積極傾聽(5)進行闡釋(6)采取行動(7)你的角色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自考國際公共關系復習資料第四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自考國際公共關系復習資料第六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