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企業價值評估 第一節 企業價值評估的特點 一、企業及企業價值評估 (一)企業 企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企業有其自身的特點: 1、盈利性。 2、整體性。是企業不同于其他資產的一個重要特征。 3、待續經營性。是保證正常盈利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企業價值 企業價值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賬面價值。企業的賬面價值是一個以歷史成本為基礎進行計量的會計概念。 2、市場價值。 (三)企業價值評估 主要表現為: 1、企業整體價值; 2、股東全部權益價值; 3、股東部分權益價值。 二、企業價值評估的特點 一個企業的價值,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獲得其評估值:一是對組成企業的各單項資產價值分別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匯總單項資產的評估價值,從而形成企業價值;二是把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根據企業的獲得能力、資產使用效果、市場條件等因素確定企業的評估價值。企業價值評估是一種整體性評估,與單項資產評估匯總確定企業評估價值是有區別的,表現在: 1、兩種評估所確定的評估價值的含義是不相同的。 2、兩種評估所確定的評估價值的價值一般是不相等的。 3、兩種評估所反映的評估目的是不相同的。 第二節 企業價值評估的范圍與程序 一、企業價值評估的范圍 (一)企業價值評估的一般范圍 一般范圍亦即企業的資產范圍。這是從法的角度界帝王企業評估的資產范圍。在具體界定企業評估的資產范圍時應根據以下有關資料進行: 1、企業提出資產評估申請時的申請報告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復文件所規定的評估范圍。 2、企業有關產權轉讓或產權變動的協議、合同、章程中規定的企業資產變動的范圍。 (二)企業價值評估的具體范圍 具體范圍是指評估人員具體實施評估的資產范圍,亦即有效資產范圍。 在界定企業價值評估具體范圍時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對于在評估時點一時難以界定的產權或因產權糾紛暫時難以得出結論的資產,應劃為“待定產權”,暫不列入企業評估范圍。 其次,在產權界定范圍內,若企業中明顯存在著生產能力閑置或浪費,以及某些局部資產的功能與整個企業的總體功能不一致,并且可以分離,按照效用原則應提醒委托方進行企業資產重組。 再次,資產重組是形成和界定企業價值評估具體范圍的重要途徑。 二、企業價值評估的程序 (一)明確評估目的和評估基準日 評估目的和評估基準日是評估首先要確定的情況,因為評估的特定目的不相同,選擇的價值內涵和價值類型也不一樣,表現出的評估價值也不一樣。評估基準日則反映評估價值的時點定位,一般應考慮選擇某一個結算期的終止日。 (二)明確評估對象 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確定被評估資產的范圍和數量;二是資產的權益。 (三)制定比較詳盡的評估計劃 工作計劃包括: 1、整個評估工作(項目)的人員組成及項目的分工負責。 2、整個需要準備的資料,包括(1)企業提供資料;(2)現場查勘資料。 3、工作進程的安排。 (四)對資料加以歸納、分析和整理,并加以補充和完善 (五)根據資產的特點、評估目的選擇合適的方法,評定估算資產價值 (六)討論和糾正評估值 (七)產生結論,完成企業價值評估報告 第三節 企業價值評估的因素分析 一、企業價值評估應考慮的因素 (一)企業全部資產價值 掌握企業全部資產數量和質量是進行企業價值評估的關鍵。 (二)企業的獲利能力 這是進行企業資產評估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分析確定企業的獲利能力,應廣泛地研究各方面的因素。 1、企業所屬行業的收益。 2、市場競爭因素。 3、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負債比例。 4、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三)企業的外部環境 企業的外部環境包括市場、政府政策法規等。 二、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財務分析 (一)企業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分析一般可以通過下列指標來進行: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越高,短期的償債能力越強。 2、速動比率。是用來評估企業在不依靠出售存貨情況下所具有的迅速償債能力的指標。 3、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又稱舉債經營比率,是用以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 (二)企業運營能力 企業運營能力反映企業使用經濟資源的效率,而這種效率的程度體現在資產周轉速度快慢上。通常可采用如下指標考察。 1、存貨周轉率。 (1)存貨周轉次數。 (2)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率是衡量企業營銷能力強弱和存貨管理效果的指標。 2、應收賬款周轉率。是用以評估應收賬款變現速度和管理效率的指標。通常用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表示。 (三)企業盈利能力 1、投資報酬率。反映企業每元投資所能帶來的利潤。主要有 (1)資產報酬率(資產利潤率)。企業一定時期內實現利潤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2)凈資產利潤率。稅后利潤與凈資產之間的比例。比例越大,說明收益越強。 2、銷售利潤率。指利潤占銷售收入的比率。 (1)銷售毛利率。指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后的余額與銷售收入的比率。 (2)銷售凈利率。是指稅后利潤占銷售收的比率。 3、每股利潤。也稱每股收益或每股盈余。 第四節 企業價值評估的收益法 一、企業價值評估中收益法的應用形式 企業價值評估的假設前提是持續經營,企業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一是假設企業仍按原先設計與興建的目的使用,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能自覺地保持資產的再生產;二是企業經營期限是無窮長,即n→∞。在此基礎上,收益法應用于企業整體評估的形式有兩種。 1、年金資本化法。 2、分段法。 二、企業收益及其預測 (一)企業收益的界定與選擇 在具體界定企業收益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歸企業權益主體所有的企業純收入不能作為企業評估中的企業收益。 2、凡是歸企業權益主體所有的企業收支凈額,可視同企業收益。 (二)凈收益與現金流量的關系 企業凈收益是企業一定時期實現的用貨幣表現的最終財務成果,它表明企業生產經營業績和獲得能力。 凈收益與現金流量的差別是由于采用不同會計概念和時間推移而造成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凈資本性支出。 2、存貨的周轉。 3、應收、應付款的存在。 4、其他額外資金的流動。 凈收益與現金流量既有差異,也存在密切聯系,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凈收益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 2、現金流量與凈收益的差異可揭示凈收益品質的好壞。 凈收益與現金流量之間的伴隨關系越強,表明企業的凈收益品質越好;即凈收益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數量上、時間分布)越小,說明凈收益的收現能力越強。收益品質越好,企業的資產流動性和財務適應性就越強。 (三)企業收益預測的基礎 企業收益預測必須注意以下因素: 1、企業預期收益的預測必須以企業現實存量資產為出發點,并考慮正常經營范圍內的合理改進和資產重組的因素。 2、 企業預期收益的預測必須以企業未來進行正常經營為基礎,并考慮業已產生或潛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四)企業收益預測的方法 1、綜合調整法 使用綜合調查法的具體步驟為: (1)設計收益預測表。 (2)按收益預測表的主要項目逐項分析預期年度內可能出現的變化因素。 (3)分析各影響因素對收益預測表中各個項目的影響,采取一定的方法,計算出各項目的預測值。 (4)將各個項目的預測值匯總,得出預測的收益值。 2、產品周期法 一方面要了解本企業產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要參考市場上類似資產的周期情況。 3、現代統計法 這是將現代統計預測科學的科學理論和方法,運用于企業未來收益的預測而產生的方法。 三、折現率和資本化率的估算 (一)折現率和資本化率確定的原則 (二)折現率和資本化率的估算方法 四、案例分析 第五節 企業價值評估的其他方法 一、資產基礎法 (一)資產基礎法及其適用性 也稱為成本加和法,是指采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基于企業的資產價值的評估方法。是以資產負債表為導向的評估方法。 其優點表現在以下貶值上方面: 1、資產基礎法的評估結果是以慣用的資產負債表的形式表示的。 2、資產基礎法在評估過程中,分別估算每一種資產的價值,將每一種資產對企業價值的貢獻全面地反映出來。 3、資產基礎法對于企業購買者和出售者雙方在談判中是有用的。 4、這種方法對于作為訴訟和爭議解決依據是有用的。 5、這種方法獲得的評估結果便于進行賬務處理。 (二)資產基礎法的應用 1、明確和界定資產范圍 2、應在分別就企業資產進行分類、清查的基礎上,采取相應方法進行評估 3、對外投資是企業資產的構成內容 4、有些資產是作為租賃或許可使用的資產 5、需確定企業凈資產評估值時,還應對負債進行評估處理 二、市盈率乘數法 市盈率本為是上市公司每股股票價值與其年收益額之比。市盈率乘數法正是利用了公司(由若干股份構成)的價格與其收益之間的關系,即市盈率。 市盈率乘數法的基本思路與市場相似,在市場上找到被評估企業相同或相似的上市公司,再按照市盈率乘數還確定被評估企業價值的一種方法。 運用市盈率乘數法必須有高度發達的證券交易市場做后盾,要有足夠多的上市公司以備選參照物。 在確定企業價值評估時,要注意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要考慮價值的內涵,參數的選取與確定都應該考慮企業價值從整體資產價值而出發還是單項資產價值而出發。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自考資產評估筆記第七章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自考資產評估筆記第九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