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2009年說成“就業年”,相信反對者不多。 去年底,教育部在連續多年作出“就業形勢嚴峻”的判斷后,再次發出了“2009年更嚴峻”的重要提示。在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日漸顯露之后,大學生“就業難”成為今年的民生難題。春節前后,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部署,各地正在千方百計推出各種措施,力促百萬“待業”大學生和新增610萬畢業生順利就業。 團中央加大了對“大學生西部志愿計劃”的支持力度,免除志愿者大學期間的貸款;軍隊征兵加大了大學生入伍的比例;許多地方政府提出了“保就業就是保企業”,通過對中小非公企業的扶持,確保崗位的存活;大量“見習基地”應運而生,為畢業生們提供免費的技能儲備……這些措施,溫暖著寒冬里的莘莘學子以及他們的家庭。 近期許多高校畢業生反饋的就業動向仍不容樂觀。調研顯示,盡管有種種鼓勵之舉,但面對西部與基層、農村與中小企業等政府力推的就業去向,大學生們仍猶疑不定。而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企以及大城市,仍然是他們的就業首選。 與農民工找工作不同,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勞動者隊伍中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卻不到5%的大國,在一個正在快速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一年新增600萬大學畢業生,應該不至于難以消化。 問題在于,中國的城鄉分割、東西差距、戶籍制度、保障差異,讓很多大學生不得不承載改變自身乃至下一代“身份”的重任;高等教育的高成本投入,更讓一個個大學生家庭就業期望值“水漲船高”。倘若無法實現這些期望值,甚至面臨長期失業,對大學生個人及其家庭的影響,可想而知。 拓展就業空間,除了要改變就業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逐步完善制度,讓大學生就業少承受一點附加的社會轉型之痛。 為什么公務員考試能成為“第一考”?穩定的飯碗,規范的勞動關系,養老、醫療的保障等,意味著公務員少有生活風險與各種后顧之憂。而如果是去農村,去民營企業工作,或者個人創業,待遇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在保障指數迥異的制度與社會背景中,就業的“廣闊天地”,確實有很大的局限。 社會保障滯后所帶來的轉型之痛,因其復雜性、困難性,而常常不得不讓人“繞行”。拓寬就業空間,確實是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當務之急;但要從根本上解決,需要的是制度創新,讓大學生敢于走向更廣闊的就業之途。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范文:藥品監管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