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申論教材(最新版)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一節提問方式的反模式化
反模式化是命題的必然趨勢。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有上百萬,命題者不可能要一百萬人寫同樣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任何一個命題者都要盡量避免那些只會拿套路套的考生考上公務員,要盡量避免只讓那些有條件參加公務員培訓的考生考上公務員。這既是對國家負責,也是維護社會公平的需要。從大的方面來說培訓行業和命題之間是競爭關系,這種關系就如同網站和黑客的關系。反模式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培訓,就是反投機取巧,就是要避免一些能力很差的人通過短期的技巧訓練混入公務員隊伍。反模式化要求考生的答卷一定是自然大方的。2011年的申論命題反模式化是非常明顯的,以后將越來越明顯,反模式化主要從提問方式、答題內容、材料選擇幾個方面展開。
第一節提問方式的反模式化
一、問題的模糊性
所謂“模糊性”,是指問題不直接告訴我們要答什么,而是采取暗示的方式,用一些抽象的語言來提問。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有兩個:方法一,從總體上對問題進行把握,把握提問的目的和用意;方法二,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把握答題的關鍵。
年份問題模糊之處解決方法類似問題2011年國
家(地市級)L縣政府擬進一步宣傳寄宿制學校的辦學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辦學效益和質量。請根據“給定資料3”,以縣教育局的名義草擬《給各村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寫信的內容應該是什么?方法一:總體理解題干。
根據寫信的目的來確定寫信內容。很明顯這封信的目的是說服家長支持寄宿制。要家長支持,可以大談寄宿制對家長和孩子的好處以及不寄宿的壞處等。2010年國家(地市級):A市市政府準備大力宣傳推進對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請你結合給定資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草擬一份宣傳綱要。2011年國
家(省部級)“給定資料4”寫道:“黃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決、善徙’,這是一個為幾千年歷史所反復證明的基本事實。”請結合對這句話的理解,談談對黃河自身規律的認識。到底是要客觀地概括規律呢,還是對黃河規律談自己的主觀看法?方法一:總體理解題干。
根據題干要求,這句話本身已經概括了黃河的規律。如果只是簡單的復述,這個題目就變得沒有意義了。所以這個題目的重點可以放在解釋黃河規律和對黃河規律的主觀認識上。2010年國家(省部級):請結合給定資料中的具體事例,談談你對“海洋的污染將毀滅魚兒的家園,但讓人類不寒而栗的毀滅絕非僅此而已!”這句話的理解。2010年4月天津、山東、重慶(B類)三地聯考H總經理采取停水36天的舉措,形成強烈的社會輿論。這種輿論的實質是什么?什么是實質?方法二:把握關鍵詞。
我們不用去查字典,根據常識,實質是指背后的、根本性的、深層次的東西。這個題目就需要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深層次的問題。2009年國家:對“給定資料3”中林老板的心態進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態所反映的本質問題。2010年4月天津、山東、重慶(B類)三地聯考座談會的主持人說“關鍵是我們如何來平衡”。這里所說的“平衡”指什么?平衡的含義。方法二:把握關鍵詞。
需要平衡通常是指兩個東西之間存在矛盾,平衡就是對矛盾的化解。這個題目就需要回答矛盾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2010年浙江:資料四中畫線句子提到“遭遇著一個兩難境地”,根據資料四、五,根據情況對此進行分析。
二、提問方式的多樣化
提問方式的多樣化就是指同類別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來提問。通常的題型主要有概括問題、提出對策等。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通過“翻譯”將問題還原成為傳統的問題。以2007年國家考試的一個題目為例:
“給定資料7”提出了“持續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材料3—7”,談談對“持續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
這個題目問得有點怪,不僅是考生,包括很多參考資料都沒有搞明白 “從哪些方面評價”是什么意思,給出的答案稀奇古怪,不知所云。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我們為什么要對一件事物這個或那個方面進行評價,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這個方面很重要,另一個是這些方面總是容易出問題。比如我們要評價一個人的相貌,我們會把眼睛列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方面,而耳朵可能就不在評價范圍之內。那是因為眼睛對于人的相貌本身很重要。這里要求談談“持續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就是要找出在土地管理和利用過程中,很重要、但又容易出問題的那些地方。即指出在“持續土地利用管理”過程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題型傳統提問方式新提問方式解釋說明概括分
析問題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2007年國家:假如中央有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請列出此項檢查所查的主要內容。什么樣的東西需要檢查呢?有問題的!這個問題“翻譯”一下,就變成了:請指出地方在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2010年國家(省部級):權威部門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斷措施,渤海將在十幾年后變成“死海”。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解釋“死海”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海洋污染帶來的問題。2010年浙江:談談對“大面積對化石能源實施價格補貼顯然是不適宜的”這句話的理解。“……是不適宜的”說明這種做法有問題。對策類
題目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2011年國家(省部級):請對這些材料進行歸納,并說明我國治理黃河可以從中受到哪些啟示。2008年國家:請根據給定資料9、10,分析這兩個資料對搞好水電開發提供了哪些啟示。2009年廣東:請用不超過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應從材料3和材料4(僅限材料3和材料4)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訓。前面兩個問題的結構是“……提供的啟示”,能夠帶來啟示的不外就是好事和壞事,好事帶來的啟示就是學習他人經驗,壞事帶來的啟示就是要避免那樣做,所以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是應該怎么做,也就是對策。“……吸取的教訓”是同樣的提問方式。
三、問題的微觀化
以前的題目要求總是非常宏觀抽象,這樣就給考生泛泛而談提供了機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現在的問題向著微觀化方面發展。這類題目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問題的針對性很強。我們用一個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2008年北京市申論試題中有這樣一個問題:“請從行業協會的角度談談如何提高‘中國制造’在世界上的地位”。這個題目里面有兩個要求,一個是從行業協會的角度看問題,這決定了所提對策要盡量和行業協會相關;另一個是談提高中國制造的地位問題,這決定了談的問題要針對中國制造來談。這兩個條件是對那些泛泛而談的對策的限制,在這個對策中很多模式化的對策都用不上。如果這個問題換成了“請就我國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問題的針對性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題型年份題目性質問題2000年國家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宏觀對策2005年國家根據給定資料,概述我國近年來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概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宏觀對策2010年國家(地市級)針對W市在進一步建設“宜居城市”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參考給定資料,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建議。微觀問題2010年4月十一地聯考“給定資料1”里說“連健康都算不上”指的是什么問題,問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微觀問題+對策2011年國家(地市級)假定你是一名派到農村的支教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簡要分析希望小學遭廢棄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希望小學遭廢棄問題的具體建議,供上級有關部門參考。微觀將問題細化使問題越來越小是反模式化的重要手段。越具體越微觀的問題對作答的針對性要求越高,相應的分值也就越高。
題型年份及題目字數分值性質問題2009年國家: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績,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概述“給定資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求:緊扣給定資料,全面,有條理,不必寫成文章,不超過300字。30020宏觀問題2009年國家:對“給定資料3”中林老板的心態進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態所反映的本質問題。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不超過200字。20020微觀對策2009年遼寧、重慶、福建、海南聯考:試分析“給定材料6—9”對加快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建設提供了哪些重要啟示?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條理清楚,不超過350字。35015宏觀對策2009年遼寧、重慶、福建、海南聯考:給定資料介紹了當前農村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一些做法及其利弊。請針對重慶市石堰鎮農民成立有限責任公司這一做法可能出現的主要問題,給出你的解決思路。要求:觀點明確,思路清晰,有針對性,不超過350字。35025微觀看以上的表格有人可能會問什么是宏觀的題目?什么是微觀的題目?對于這兩類題型不用定義,看具體的題目就知道了。宏觀的題目就是給定很少的字數寫一個很龐大的話題或內容;微觀的題目則是針對具體的、個別性的問題來提問的題目。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