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務員面試相關知識備考輔導(13)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1 15:41: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那么,什么樣的題目是開放式的題目,以下舉幾個例子:
你在大學期間,從事過哪些社會工作?你的專業課開了多少門?你認為這些課將對工作有什么幫助?什么原因促使你在二年內換了三次工作?
這類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從應試者那里獲得大量豐富的訊息,并且鼓勵應試者回答問題,避免被動。提問方式常用“如何……”、“什么……”、“為什么……”、“哪個……”等。回答這類問題,應試者應該開闊思路,對主考官提出的問題盡量給予圓滿的回答,同時要注意做到條理清晰、邏輯性強、說理透徹,充分展現各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讓主考官盡可能多的了解自己,這是被錄用的前提條件,如果應試者不能被主考官所了解,就根本談不上被錄用。
3.非引導式提問。對于非引導式提問,應試者可以充分發揮,盡量說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意見、看法和評論。這樣的問題沒有“特定”的回答方式,也沒有“特定”的答案。例如,主考官問:“請你談一談擔任學生干部時的經驗。”這就是“非引導式”談話。主考官提出問題之后,便可靜靜地聆聽對方的敘述,而不必再有其他的表示。與引導式談話相比,非引導式談話中,應試者可以盡量多說,該說什么就說什么,因此可以提供豐富的資料。應試者的閱歷、經驗、語言表達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就有利于主考官做出客觀的評價。
4.封閉式提問。這是一種可以得到具體回答的問題。這類問題比較簡單、常規,涉及范圍較小。下面的一些情況常用封閉式提問,工作經歷:包括過去的工作職位、成就、工作成績、個人收入、工作滿意與否以及調動原因。學歷:包括專業、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科、最討厭的學科、課程設置等。早期家庭狀況:包括父母的職業、家庭收入、家庭成員等。個性與追求:包括性格、愛好、愿望、需求、情緒、目標設置與人生態度等。對于這類問題,應試者沒有像回答開放式問題那樣有充分發揮的余地,因為這類問題一般都是有具體而明確的回答,應試者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回答即可。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