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接待“15元套餐”還需制度助力
來源:人民網發布時間:2011-11-2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來人來客,一律在鄉政府食堂就餐!每人每頓,標準只有15元!抽煙不發包包煙,喝酒就喝自制桂花泡酒。”這是省仁壽縣珠嘉鄉推行6年之久的公務接待方式。6年間,除因物價上漲,消費標準提價兩次外,其余至今未變。
相對于一些地方公務消費“一根煙二兩油,一頓飯一頭牛,屁股底下坐棟樓”,珠嘉鄉長期堅持的“15元套餐”讓人眼前一亮。如同當年四川白廟鄉開出“全裸賬單”一樣,人們再次聚焦來自中國西南一隅的創新之舉,希望發掘其更為普遍的現實意義。“15元套餐”能不能到處吃?一些公務接待的高標準能不能降下來?
回答是:能,但不容易。珠嘉鄉“15元套餐”之所以能推出,原動力并非理念上的自覺,而是形勢所逼,窮則思變。據珠嘉鄉黨委書記彭安全介紹,6年前鄉債務高達600多萬元,拖欠鄉干部正常補助13萬元,鄉政府應當支付的招待費、鄉屬部門正常開支等80余萬元。在這幾十萬元的開支中,接待上級領導占10%,接待上級部門和友鄰單位占30%多,接待招商引資占50%多。從經濟狀況看,瀕臨山窮水盡、難以為繼的境地,只有大力壓縮接待費,才能渡過難關。
因為“15元套餐”,珠嘉鄉每年節省開支30多萬元,6年來沒有新增債務,這樣的成效固然讓人振奮,但更應思考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同樣面臨財政困窘、吃喝風氣等現實挑戰,許多地方不能像珠嘉鄉這樣通過改革創新突破煙酒的圍困?“15元套餐”的烹制秘訣是什么?
如果囊中羞澀是大家面對的常量,那么珠嘉鄉顯然擁有別的地方難以具備的變量。這就是鄉黨委政府的改革勇氣與決心,上級領導的支持,從原縣委書記王榮木到新任縣委書記冉登祥的力挺,使珠嘉鄉的做法成為當地標桿,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改革的風險,也為改革者消除了不少后顧之憂。
這就是說,干部和領導者的個人魄力與努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改革的成效。這既是成功的法寶,也可能埋下逆轉甚至惡化的變數。從以往一些基層改革案例來看,如果僅有個人發力,缺乏制度支撐,常常面臨熱鬧一陣、人走政息等困境,其善政的輻射范圍也很有限。這既是基層在治理結構中所處的“地勢”與角色使然,也有頂層設計存在缺失的原因。
從這個意義上說,治理“三公消費”,需要“15元套餐”這樣的具體探索,也需要從宏觀層面進行管理和約束“制度套餐”。或者說,有管用的“制度套餐”,“15元套餐”才能吃得久,吃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日前,工信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三部門聯合發文明確公務用車排氣量不超過1.8升,價格不超過18萬元,實際上是給所有的公車消費套上了越來越縮小的“緊箍咒”。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節約、公開、反對奢華并接受公眾監督的原則,要求縣以上政府定期公布“三公”經費,“三公”消費應當采購中低檔的貨物和服務,不得采購奢侈品、建豪華樓等,這些制度設計如果得到落實,既可以從源頭上收緊公務支出的閘門,也能夠為各地各部門提供更為強勁的公務消費改革動力。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