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新能源推廣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三、作答要求:
(1)根據材料1談談常規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區分標準是什么?新能源有什么特點?(10分)
要求:內容全面,用詞準確,字數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區分標準在于:1.適用范圍和所占比例的大小。2.技術成熟與否。常規能源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
新能源特點:1.污染小。2.儲量大。3.形態多樣。4.提取、利用難度高。5.在全球的儲存、分布范圍廣泛。
(2)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我國發展新能源的優勢與劣勢。(20分)
要求:內容全面,表述準確,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優勢:
1.新能源儲量豐富,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熱能等種類多,可開發潛力大。
2.電動轎車、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技術研發水平處于世界前列。
3.我國國內市場廣闊,新能源發展的利益驅動性強。
劣勢:
1.相關行業的進取心和開發精神不足。國家對能源行業采取扶持政策,沒有放開市場的自由競爭機制,缺乏改進動力。
2.推廣新能源的成本高,需要周期長。
3.基礎學科薄弱,研發水平低。
4.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落后,產能低,對開發新能源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
5.人口基數大,人均占有量少。
(3)能源危機和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很大的矛盾,你有什么好的措施化解這些矛盾。(15分)
要求:措施具體可行,針對性強,字數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
1. 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扶持低能耗、高效益行業快速發展,抑制高耗能、重污染產業過快增長,逐步降低其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2. 大力扶持服務業的發展。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推進服務業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不斷提高服務業水平。
3. 轉變發展模式,推進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改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4. 積極推動新材料、新技術領域的發展。堅持自主創新,研制新材料、開發新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
5. 積極開發新能源。增加生物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
(4)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丹麥推廣風能給我國的啟示。(20分)
要求:內容具體,表述清晰。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1.我國新能源儲量豐富,使用率低,開發潛力大。
2.發展新能源要抓中心、抓重心。結合自身國情,在眾多新能源中選擇出開發重點,集中人力物力打造新能源的支柱產業。
3.注重開發家用式、中小型新能源。在全國范圍內推動中小型水電、家用生物能的開發和建設,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
(5)日本核危機之后,很多國家放棄了核電,一些觀點認為核電是安全的,你怎么看待這種矛盾?你是否贊成擴大核電規模?(20分)
要求:全面、準確、條理清晰,字數在4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核電發展有它自身的優勢:1.能量釋放量大。2.技術相對成熟。3.常規能源逐漸減少。
4.占地小,對周圍環境影響小。
但是,它本身的缺陷也不容忽視。1.有效利用率低。2.核廢料對生物圈的潛在危害極大,其最終處理技術尚未解決。3.反應堆的安全問題需不斷監控及改進。4.受核不擴散條約的約束。5.核電建設投資費用仍然比常規能源發電高,投資風險較大。
我不贊成擴大核電規模。
核能發展的第一要義是安全。1.目前核電開發和后續處理技術尚不成熟,核能危害具有不可預見性,核廢料的污染具有不可消除性,對周邊環境會產生不可估算的威脅。2.核電站的選址要求嚴格,符合條件的地點數量有限,不能大規模的擴展。3.核電技術同原子能技術密切相關,對反應堆的監控技術難度高,大規模發展核電,會增加世界的不穩定因素。
核能投資風險大,收益周期長。我們完全可以選擇大力發展其他更安全、更環保、可控性更強、收益更高的新能源。
四、觀點:相關申論文章鑒賞
新能源汽車不在天邊 也不在眼前
新能源汽車的“火”曾經超出了行業和國界,不僅汽車企業言必談新能源汽車,各國政府和專家也對新能源汽車格外關注,數以千億元計的投資和市場預期經常與新能源汽車相伴。
如今,新能源汽車正從車展的秀場和人們的想象中,駛向現實的道路。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政府部門期待新能源汽車可以解決傳統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羈絆,也希望能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把握戰略機遇,加快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作為消費者,則期待好用、安全、便宜的產品。政府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愿意大筆投資扶持,而企業看到了錢景,紛紛追蹤而來。
但在運營中,我們也看到,新能源汽車還面臨著價格焦慮、安全焦慮、里程焦慮,以及中國企業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的焦慮。新能源汽車如何真正告別傳統能源,與綠色可再生能源攜手并肩,使我們再計算新能源車的能耗時,不再想到每1 度電背后的300多克煤,想到燃燒中的污染。
專家指出,當前車用動力電池主要是以磷酸鐵鋰、錳酸鋰為主作為正極材料,其性能、壽命等指標還不足以使純電動汽車完全替代燃油汽車。電池能量密度要達到500Wh/kg以上時,純電動汽車續駛里程才能與傳統汽車相當。要達到這個技術指標,尚需要開發新型電池材料。
事實證明,僅靠高額政府補貼在短期內砸不開真正的市場,還有大量技術難題和市場推廣的阻礙需要破除。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重大的產業革命,關鍵是技術革命,是一項遠比傳統內燃機汽車復雜得多的系統工程,產業的發展面臨著許多系統性的難題,攻下來并非一日之功,而在市場推廣中也面臨很多具體的問題。實際上,電動車也不是一個全新的、在世界汽車強國毫無根基的純新事物。美國歷史上,電動車經歷了百多年的三次生死起伏,日本混合動力車目前也已在世界上推行。
因此,“與歐美同一個起跑線”的忽悠要不得。在短期內設定百萬輛的市場目標,想靠政府砸錢與美國比拼2015年的電動車市場規模是不理智的。對于新能源車的發展必須有理性客觀的態度,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市場化推開,不是眼前的事。在市場推廣中,不下苦功夫解決技術和市場的難題,而是忙著出政績和分利益更要不得。
戰略性新興產業最忌急功近利,急了一時面子上的功績,就會喪失中國人刻苦攻關的傳統功力;近了企業和個人一時之利,就會損失政府的財政和納稅人的錢,耽誤了改變中國汽車業長期命運的機遇。
但我們也要說,新能源汽車不能因為面臨種種焦慮和困境而被束之高閣,放之天邊,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方向。
一項研究表明,世界上石油的已探明儲量只夠人類使用40多年,新能源汽車是我們抵抗石油危機的利器,也是人類拯救地球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無論現實有多少阻礙,讓一切回歸單純美好的初衷,尊重技術革命規律,新能源汽車一定能夠找準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駛上健康發展的平穩道路。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