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詞義辨析之詞語的核心義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7-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關聯 催生 B.聯系 引發
C.互動 暴露 D.交往 帶來
中公解析:先看第二空。“暴露”的只能是已經存在了的事物,“催生”、“引發”、“帶來”均針對的多是之前沒有的事物。題干中“計算機犯罪、個人信息被泄露”是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而產生的,并不是早已存在的,故“暴露”不合句意,排除C.
再看第一空,區分比較“關聯”、“聯系”和“交往”。“關聯”側重的是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聯系”指相互接上關系:“交往”所適用的范圍相對較小,且含有親密的意味。而題干中指的是網絡的發展使得社會活動中的各個方面的相互接觸增多,“聯系”的意思最契合,故答案為B.
4.對象的褒貶色彩
有些詞語所針對的對象有明顯的褒貶色彩限制。
示例 “發揚”、“弘揚”VS“克服”、“摒棄”
“發揚”、“弘揚”針對的只能是積極的、好的事,“克服”、“摒棄”針對的只能是消極的、不好的事。
二、詞義所側重的點
有些詞語雖然表示的概念、含義大致相同,但在表現對象上卻有著不同的側重。做題時,考生需仔細體會選項中相近詞語的不同側重點,找出與題干內容最相契合的一項。
示例一 “精準”VS“精確”
精準:側重于很符合、沒差錯;
精確:側重于精細、確切,如:精確到小數點后四位。
「誤用」8號選手的遠投非常精確。
「辨錯」句子說的是投籃投得準,所以“精確”應改為“精準”。
示例二 “簡潔”VS“簡捷”
簡潔:“潔”,干凈利索。簡潔側重指說話、行文簡明扼要,不啰嗦,沒有多余的內容。
簡捷:“捷”,快捷。簡捷側重指簡便、快捷,直截了當。
「誤用」他的文章立意很好,行文也簡捷流暢。
「辨錯」句子要表達的是“簡明扼要”的意思,而不是“快捷”的意思,故“簡捷”應改為“簡潔”。
「例題4」 在下列各句中的橫線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這里曾一度 泥石流,致使公路堵塞,橋梁沖垮,交通癱瘓。
②車爾尼雪夫斯基對托爾斯泰 表現人物心理變化的藝術特色極為稱道。
A.暴發 擅長 B.爆發 擅長
C.暴發 善于 D.爆發 善于
中公解析:“暴發”、“爆發”兩詞都有突然猛烈發作的意思,但前者側重突然性,后者側重爆炸性,泥石流應該更強調突發性,因此句①選“暴發”比較恰當。“擅長”強調在某方面顯得才能突出,“善于”強調很會做某種事,根據句意,句②選“擅長”更為恰當。因此,本題答案為A.
三、詞義的輕重程度
有些詞語雖然表示的概念、含義大致相同,但在表現的程度上有著輕重、強弱的不同。
示例一 “批評”VS“批判”
批評:指對書籍、文章加以批點評注,或專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詞義較輕;
批判:指對錯誤的或敵對的思想、言論或行為作系統地分析,加以否定,詞義較重。
「誤用」過去開會,有些人總是拖拖拉拉愛遲到,經過批判教育,這種不良的現象已經不再出現了。
「辨錯」“批判”針對的是錯誤或敵對的思想、言論等,而“開會遲到”沒有那么嚴重,不能用“批判”,應改為“批評”。
示例二 “相信”VS“信任”VS“信賴”
相信:認為正確,不懷疑,詞義較輕;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詞義較重;
信賴:信任并且可以依靠,詞義重。
「誤用」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眾多部落的擁戴和舜的信賴,繼舜之后擔任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辨錯」由“繼舜之后擔任了部落聯盟的首領”可知,句子側重說的是舜對禹的相信與托付,故用“信任”比“信賴”更合適。
「例題5」 和我關系要好的同學很不平,執意拉著我去 說我考試作弊的主考老師。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問訊 B.詰責 C.訊問 D.詢問
中公解析:“訊問”指嚴厲盤問、審問。用于對待“老師”明顯不恰當。由題干中的“不平”、“執意”可知,“問訊”、“詢問”的詞義程度過輕。“詰責”指詰問譴責,其中“詰”表追問、責問的意思,用在題干中可表示向主考老師追問緣由,講清情況,符合句意。答案為B.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