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政熱評:就業是民生之本
來源:人民網 發布時間:2012-08-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7月17日,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就業創業工作表彰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會議并講話。溫家寶強調,擴大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就業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把促進就業創業擺在各項工作的優先位置。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勞動力數量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過去近10年時間里在解決就業問題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數據顯示,2003年至2011年的9年間,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達9800萬,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3%以下的較低水平,實現了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和就業形勢持續穩定。
然而,正如溫總理所指出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并存、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相互疊加、城鎮就業壓力與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壓力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交織的基本狀況難以改變,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的基礎是創造足夠多的就業崗位,而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要做到這一點,無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一方面,經濟發展是就業的基礎和根本保障,受世界經濟整體疲軟的影響,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著一定的下行風險。而根據相關估算,按照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GDP每增減1%,就有可能影響100萬至200萬人的就業。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轉型,傳統的鋼鐵、建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雖然我國已經開始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就業容量較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但與傳統產業相比,這些產業對于勞動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未來我國整體就業形勢可能面臨總量和結構雙重壓力。
正如溫總理所說的,“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就業是安國之策”。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機遇期和挑戰期,為保持就業形勢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有著更為強烈的現實意義。而要切實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則需要決策層統領全局、統籌規劃。
首先,未來在調整產業結構的時候,對就業環境的影響應該成為優先考慮的因素。國家要兼顧產業升級和解決就業之間的關系,在發展“中國創造”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或拋棄“中國制造”這一保障我國就業市場穩定的基石。
其次,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市場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自然會水漲船高。因此,國家應下大力氣全面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
最后,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群體,中小企業能否茁壯成長,是決定未來就業市場穩定與否的關鍵因素。溫總理強調,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是穩定擴大就業的主力軍。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扶持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發展環境;要激發高校畢業生、科技人員、返鄉農民工等人員的創業動力,營造有利于創業的環境,提高創業成功率。因此,有關部門必須采取更多實質性的幫扶措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