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回顧(27)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8-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背景鏈接】
日前,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出席“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策略研討會”時表示,“將通過深化醫改為控煙助力,逐步把戒煙咨詢和藥物納入基本醫保,基本藥物目錄也將添加相關藥品。”對于陳竺部長透露的“醫保戒煙”計劃,在網上引起很大爭議。
【標準表述】
[意義]
吸煙有害健康,即使煙民在吸煙時沒有患任何疾病,但是長期吸煙都會引發多種疾病,我國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者近100萬。保障煙民的生命健康,最佳途徑莫過于幫助煙民戒煙,而不是在煙民因吸煙引發疾病之后進行醫治。換言之,“醫保戒煙”表面上看是戒煙,實質上就是治病。
如果真能將戒煙咨詢和藥物納入醫保,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醫保理念從“治病”向“維護健康”轉變,這是一種積極的變化。如果從醫;鸬拈L期運行看,醫保基金為戒煙藥物付費,是眼前吃小虧,長期有效益的。
加強疾病預防,使國民少得病,應是醫保工作的基礎。醫保的目標是“健康”,醫療與預防都是手段,并非治病就是醫保,防病就不是醫保。其實,加強疾病預防、減少疾病發生恰恰能降低醫療費用。
[不足]
但是,戒煙之于疾病控制的意義,在于預防與保健的作用。如戒煙納入醫保范疇,即意味著居民用于疾病預防與保健的相應支出,都應該納入醫保。
事實上,醫保對象與醫療范圍的擴大,還受制于現實的經濟基礎,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醫保范圍的確定要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現有的醫保制度,受財力的限制,病有所醫仍然是當前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從公平層面講,在醫保經費有限的情況下,3.5億人戒煙將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如果不能額外提供經費補助,對現有醫保經費的擠占就難以避免。
從效率層面來說,戒煙更多是基于心而不是基于藥。戒煙能否取得成功,不在于吃不吃藥,吃什么藥,而在于其是否有堅定的決心。決心強意志堅者,無藥便可自戒;反之,即使天天吃藥,或者吃了很多藥,也未必能夠保證徹底戒掉。
另外,在現階段缺少現實操作性。醫保之于控煙,并沒有必然內在邏輯。戒煙更多屬于個人對健康責任的擔當?責熓且豁椚竦牧x務,涉及多領域利益的退讓。所以,主導控煙部門更該尋求推進控煙的利益調節機制,從限制生產、消費與吸煙的行為上,逐步減輕吸煙對公民的危害。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