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病的一種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的療效觀察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2-30
【摘要】目的 觀察一種中西藥結合治療方案對老年高血壓的療效。方法 將門診高血壓老年病人分為西藥組和中西藥結合組,觀察用藥前與用藥1~12月的血壓,觀察心、腦、肝、腎功能等輔助檢查指標和臨床癥狀的變化,觀察不良反應等。結果 中西藥結合治療組患者的血壓下降幅度、理想降壓率、波依定用藥劑量等同西藥組均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5)。中西醫結合組治療后的心電圖、心臟B超和腦血流圖的檢查結果明顯優于西藥組兩組的前后變化,相應地中西醫結合組治療后患者的心肌、腦缺血癥狀和智力衰退的癥狀改善也比西藥組明顯(0.01<;P<0.05),中西醫結合組的咳嗽、心動過緩發生率也比西藥組少(0.01<;P<0.05)。
3 討論
在高血壓藥物治療中,要想控制血壓理想水平,達到對靶器官的有效保護,首要的是所選擇藥物具有24 h內穩定持續降壓的能力。
本研究所選降壓西藥均為臨床常用一線降壓藥[7-8],波依定為緩釋型長效二氫毗啶類降壓藥,其降壓的作用的機制是:①有效降低血壓,尤其是收縮壓和脈壓;②改善血管內皮功能;③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該藥擴血管后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的副反應,特別是頭暈、頭痛、面紅、心悸等作用,所以臨床通常與β1受體阻滯劑配伍使用。倍他樂克為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其降壓機制包括:①通過阻滯心臟β1受體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降低心輸出量;②阻滯中樞和外周交感神經突觸前膜β1受體,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和兒茶酚胺的分泌,產生降壓作用?ㄍ衅绽鳛檠芫o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臨床廣泛用于降血壓和改善缺血后的心、腦功能等。
西藥降壓僅能控制高血壓,并很難從調節人體整體機能層面上消除高血壓的病因和保護靶器官;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有些病例的理想用藥劑量很難控制,血壓波動大,嚴重時誘發心腦缺血或血栓形成。如果選用降血壓西藥與活血化瘀、降血脂類中藥配伍治療,則能互相取長補短,減少不良反應,提高遠期療效[1-11].
本研究結果所使用生藥三七、丹參、山楂和天然生蜂蜜中,均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能對內皮細胞的生長、功能維持起保護作用,抑制內皮細胞釋放ET,促進了cGMP的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纖維蛋白原溶解而發揮抗血栓、抗凝血作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和保護心功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壓和總外周阻力,降低血壓,擴張冠狀血管,提高心、腦供血量,降低心、腦耗氧量和增加氧利用率;能阻止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而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通過發揮鈣通道阻斷劑作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和心律失常;溫和緩慢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并且利于電解質平衡[12-13].
從防止血管硬化、降壓和保護靶器官角度看,本中藥丸劑配方簡單而科學。本研究的近期降壓效果,無論從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降低幅度,還是從總有效降壓率和理想降壓率上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總體效果均明顯優于單純西藥組;而且,從本研究不良反應率和遠期對靶器官保護有效率上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對西藥的順應性,而且總體效果也明顯優于單純西藥組。
另外,從維持用藥劑量上看,中西醫結合組的波依定用量劑量小,患者的經濟負擔明顯減輕;近年有研究表明,在西南成都、重慶等地臨床用藥配伍中,含三七、丹參類中成藥使用量居長江流域前列[14].本法所使用中藥配方安全有效,患者可以按本丸劑生產要求自行制作,進一步減輕醫療費用的負擔。
【參考文獻】
[1]王蔚浩,林軼雄,曾淑云,等。 波依定配合中藥對老年高血壓近期脈壓差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361-362
[2]趙湛,余劍,熊麗,等。 三七三醇皂苷配合抗高血壓治療預防高血壓性腦卒中[J]. 高血壓雜志,2006,14(7):527-530
[3]徐俠。 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早期腎損害臨床觀察[J]. 四川中醫,2006,24(7):70-71
[4]馮琳, 侯孝云, 孟玲,等。 2005年長江流域157家醫院心血管系統藥物利用分析[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7,26(3 ):175-179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0,8(2):103-112
[6]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心血管藥物對策專題組。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Ⅱ抗高血壓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1):5-11
[7]裴星,牛敏,王濤。 波依定聯合倍他樂克治療老年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實用醫技雜志,2007,14(21),2893-2894
[8]楊春娥,陳蘇寧,王志睿。 波依定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136例[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5,26(22):2024-2024
[9]陳靜,張博生。 中醫治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病體會[J].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5,27(4):14-16
[10]王守富,沈金玲,徐毅,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頑固性高血壓40例臨床觀察[J]. 四川中醫,2005,23(8):47-48
[11]韓秀苓 雍愛琳,王勝,等。 活血藥干預對臨界高血壓遠期療效的臨床觀察[J]. 四川中醫,2007,25(10):53-54
[12]蔡 廣,曾知恒。 三七總甙制劑治療心血管病研究進展[J]. 人民軍醫:2006,49(4):238-240
[13]宋學玲,王美芝。 山楂的化學成分與臨床應用[J]. 甘肅中醫,2007,20(10):47-48
[14]蒲清榮,稅丕先。 三七藥理作用研究概述[J]. 現代醫藥衛生,2007,23(24):3704-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