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輔導:降主動脈瘤的治療方式
來源:中華考試網發布時間:2014-01-08
多數位于主動脈峽部以遠,少數累及左鎖骨下動脈近端,常見者為梭形動脈瘤,瘤壁與肺組織有粘連。部分病例瘤腔內可有血栓。
(1)基本方法
①全麻雙腔氣管插管,單純阻斷動脈瘤兩端。一般要求在30分鐘左右完成血管移植。
②如估計30分鐘內不能完成血管移植可采用常溫左心轉流或股髂動脈—股髂靜脈轉流,需游離阻斷動脈瘤兩端。
③深低溫停循環。動脈瘤的某一端無法游離阻斷時,需深低溫停循環。此法全身干擾大,術中心腦肺腎的保護非常復雜,術后并發癥多,應盡量少用。
(2)手術方法
根據瘤體位置選左后外第四或第五肋床切口,必要時可切除相應肋骨,不可過分游離瘤壁與肺的粘連。先游離瘤體遠端穿帶備用,再游離左鎖骨下動脈,最后游離主動脈弓。阻斷時與上述順序相反。縱切瘤體前壁,清除血栓,閉合肋間動脈開口,在動脈瘤頸部切斷,置換相應口徑的人造血管,先吻合近心端,用3/0Prolene連續縫合,如自體組織薄弱,可于腔內墊人造血管片,如前所述,縫合完近心端以后,可將阻斷鉗移至人造血管上,此時吻合口如有出血,可補縫之;遠端吻合方法同上。縫合近完成時,開放遠端阻斷鉗,排氣打結。如遠端吻合口有出血,可再阻斷吻合口遠端補針,依次由遠至近開放各阻斷鉗,開放后如血壓過低,可將人工血管部分阻斷維持上半身血壓,待補足血容量以后完全開放。注意檢查肋間血管有無出血。左腋中線第七肋間安置胸腔引流管,縫合切口各層。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臨床執業醫師 病理生理學 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