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綜合指導如何發展聾生自己的理解力

來源:發布時間:2008-11-28 15:22:48

 這是一節隨堂課,教學內容是聾校八年級課文《挑山工》第一課時。
  上課伊始,教師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思考三個問題:課文中寫的是誰;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把挑山工的話劃出來。
  約五分鐘后,有學生示意已經讀完。教師便請學生交流對三個問題思考的結果。學生面露茫然之色,遂又低頭看課文。考試大整理又一個五分鐘過去了,教師再次提問:這篇課文寫的是誰?有一名學生打出“挑山工”的手勢,其余學生紛紛效仿。教師追問:挑山工是干什么的?課堂又陷入沉悶,學生的視線在課文前后游移,無法作答。教師提示:老師是教書的,醫生是給病人治病的,農民是種地的,那么挑山工是做什么的呢?有學生從課文插圖得到靈感:挑西瓜、凳子上山。教師再次啟發,還可能挑什么上山?學生茫然。教師指出課文中句子“天天挑貨上山”,“貨”是什么?學生搖頭不知,教師請學生用這個字組詞,學生查字典后組“貨物”。師:商店里有許多貨物。生:有吃的東西,有玩的東西,有用的東西……其他學生紛紛補充。
  第一個問題解決完,課已接近尾聲。
  這節課按常規評價無疑是一節失敗的課,但是從探索聾校教育有效課堂的角度講,這是一節有意義的嘗試課。通常情況下,聾校語文課的第一課時是疏通課文,講解詞語,在教師的幫助下對全文形成初步感知之后,才針對課文思考問題。而這一課則是在未進行生字詞教學之前,考查學生自讀課文的理解程度,因此,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而這個現實,足以引發對聾校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很多思考。考試大整理
  聾校語文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年級愈高,語文教學便愈吃力。課文篇幅越來越長,學生理解上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詞語不理解,句子讀不通,甚至整篇課文不知所云。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低中年級語文學習的積累關未過。由于聽障原因,聾生的詞匯習得以語文課堂為主。一個詞語必須經由認識、掌握、運用三個過程,才能真正進入聾生的語言體系。聾啞學生詞匯積累不夠很大程度在于,他們的日常生活交流以手語為主,少有鞏固運用書面詞匯的機會。久而久之,便淡忘了。升入高年級后,課文難度加深,該有的詞匯儲備又不具備,學習起來困難重重。二是習慣于“嚼爛了喂”式的教學方法。即使困難重重,也要完成教學任務。于是教師便逐詞逐條地解釋,一句話一句話地幫學生疏通。新詞舊詞平均用力,處處重點也即沒有重點。課堂中學生獲得了一些模糊的認識,似乎已經懂了,等到了新的運用環境里,又變成了新的理解難點。三是惡性循環。考試大整理學生愈不懂,教師講解愈詳細,教師講解得愈詳細,學生的理解能力愈差。結果是,學了九年的語文,很多聾生連讀書看報的基本能力都沒有形成。
  “教是為了不教”。因此,發展聾生自己的理解力,勢在必行。在扎實有效積累詞語的基礎上,我們要大力改革聾校語文課堂的模式,減少教師繁瑣細致的講解,增加學生自讀自悟的時間。一是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手語朗讀課文的過程形象卻不利于靜思默想,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手勢牽扯,無暇顧及所讀語句的含義,“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式的讀書,造成讀完課文卻不知所云的無效勞動。因此要注重培養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默讀默看的能力,直面文字,思索文字,并要求隨時劃劃寫寫,劃好詞好句,考試大整理劃理解難點,寫注釋解釋,寫所想所感。天長日久,學生在閱讀時便會形成主動理解主動思索的習慣。二是強調讀書獲得的交流。讀完課文,你覺得哪些詞語哪些句子用得好,你覺得哪些語句最美,哪里讓你最感動,你讀懂了什么,你收獲了什么,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等等。由易到難,調動聾生心、情、意的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和擁抱文字,理解文字,讓聾生在思考、選擇、表達中發展自己的理解力。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 在线看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