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課程考試試題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1-16

(25分鐘)

1、單項選擇題(30題)

 1.個體心理發展過程中發展最早,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機能是(  )

   1.感知覺

   2.認知

   3.思維

   4.記憶

 2.嬰兒期是個體感知覺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

   1.感知覺的發展最為迅速

   2.嬰兒尚未表現出對不同物體的偏愛

   3.嬰兒已經能夠通過感知覺獲取周圍環境的信息,但還不能適應周圍環境

   4.嬰兒通過感知覺被動地獲取外部信息

 3.屬于精神障礙的疾病是()。

   1.先天愚型

   2.性別發育不正常

   3.苯內酮尿癥(PKU綜合癥)

   4.抑郁癥

 4.()是遺傳物質的最小功能單位。

   1.受精卵

   2.基因

   3.細胞核

   4.染色體

 5.幼兒思維發展的主要特點是()。

   1.具體形象性

   2.抽象概括性

   3.不清晰性

   4.無計劃性

 6.下列關于柯爾伯格兒童道德發展過程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1.兒童道德發展分為習俗水平、習俗水平、習俗后水平三級。

   2.兒童道德發展的第一階段以服從與懲罰為定向。

   3.兒童道德發展的第三階段以“好孩子”為定向。

   4.兒童道德發展的第六階段以法定的社會契約為定向。

 7.艾里克森以()的標準劃分心理發展階段。

   1.認知發展

   2.生理發展

   3.人格特征

   4.主導活動

 8.在同一性混亂癥候群中,無法保持適宜的人際距離,或拒絕與他人來往,或喪失自我而被他人所“侵吞”,是()的表現。

   1.與他人距離失調

   2.勤奮感擴散

   3.同一性意識過剩

   4.選擇的回避和麻痹狀態

 9.()是幼兒的主導活動。

   1.游戲

   2.言語

   3.記憶

   4.認知

 10.在小學兒童的伙伴關系發展中,伙伴協同的社會交往趨勢出現在()。

   1.整合性集合系期

   2.依從性集合關系期

   3.混合型集合關系期

   4.平行性集合關系期

 11.關于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1.運用形象符號能力的發展是衡量思維發展的主要標志之一

   2.幼兒期的思維也具有一定的抽象邏輯性

   3.兒童早期獲得的概念幾乎都是以典型事例為依據的

   4.幼兒掌握概念和成人對他們的教示,幾乎都是以下級概念為主

 12.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  )。

   1.達爾文

   2.華生

   3.高爾登

   4.皮亞杰

 13.在老年期仍呈上升趨勢的是()。

   1.流體智力

   2.晶體智力

   3.感知覺

   4.記憶力

 14.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說明()。

   1.說明動作的發展是由近到遠的,先發展身體的中心部位

   2.心理的發展有先后順序,“最近發展區”指最近一段時間發展的心理進程

   3.說明根據條件反射,兒童可以發展第二信號系統

   4.說明教育促進心理發展的作用

 15.視覺懸崖的實驗表明6個月的嬰兒就已經具有()了。

   1.形狀知覺

   2.時間知覺

   3.方位知覺

   4.深度知覺

 16.兒童心理學的創始人是()。

   1.普萊爾

   2.格塞爾

   3.施太倫

   4.達爾文

 17.不同性別的兒童身體發展會出現兩個交叉,第一個交叉出現在大約()歲。

   1.7歲

   2.11歲

   3.13歲

   4.18歲

 18.下列關于中年期心理變化說法錯誤的是()。

   1.中年后期各種感覺能力開始減退

   2.中年期的智力發展呈下降趨勢

   3.中年期的人格結構、自我意識都具有穩定性

   4.中年期的心理發展傾向逐漸轉為朝向內部

 19.皮亞杰以()的標準劃分心理發展階段

   1.認知發展

   2.生理發展

   3.人格特征

   4.主導活動

 20.老年人感知覺呈退行性變化,不可能發生的是()

   1.感覺閾限降低,感受性下降。

   2.感覺閾限升高,感受性下降。

   3.“老花眼”是最明顯的視力減退癥狀。

   4.味覺、嗅覺、皮膚覺逐漸遲鈍。

 21.導致青春期煩躁的主要生理因素是(  )。

   1.身高

   2.體重

   3.性

   4.認知

 22.以下關于兒童“第一反抗期”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1.兒童的第一反抗期與兒童的自我意識發展緊密聯系,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程序。

   2.兒童對父母的反抗行為是發展中的不正常現象,應通過教育等手段使之消除。

   3.如果父母過于溺愛,一切欲望有求必應,會剝奪兒童自我發展的機會。

   4.在幼兒期經過了反抗期者自主性強;未表現反抗期者,一般都有自主性和主動性缺乏的傾向。

 23.空間知覺不包括()

   1.形狀知覺

   2.深度知覺

   3.方位知覺

   4.時間知覺

 24.陷入時刻偏執于思考“我是什么人”、“我該怎么做”的猶豫中,被束縛于其中不能自拔而失去自我,這個()的表現。

   1.與他人距離失調

   2.否定的同一性選擇

   3.同一性意識過剩

   4.選擇的回避和麻痹狀態

 25.下關于嬰兒言語發展的理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1.后天學習理論強調環境對兒童獲得語的決定作用

   2.先天成熟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強調先天因素對言語發展的決定作用

   3.環境和主體相互作用理論是認知學派的言語發展理論

   4.環境和主體相互作用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列昂節夫

 26.皮亞杰將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其中前道德判斷階段的主要特征是:()

   1.兒童服從道德現實主義。

   2.只注重行為規則和行為后果,不考慮行為意向和和動機。

   3.這一階段的兒童只是接受行為的結果,還不能做出道德意義上的判斷。

   4.不盲目服從權威,既考慮行為結果又考慮行為動機。

 27.發展心理學中的臨床法是心理學家()最先有效使用的方法。

   1.達爾文

   2.皮亞杰

   3.普萊爾

   4.高爾登

 28.人的心理發生的標志是:()。

   1.無條件反射的發生

   2.條件反射的發生

   3.明確而穩定的條件反射的發生

   4.第二信號系統的發生

 29.()屬于發展障礙。

   1.精神分裂癥

   2.苯內酮尿癥(PKU綜合癥)

   3.抑郁癥

   4.亨廷頓氏舞蹈癥

 30.皮亞杰認為兒童既考慮行為結果又考慮行為動機發生在()。

   1.前道德判斷階段

   2.他律道德階段

   3.道德現實主義階段

   4.自律道德階段

2、多項選擇題(20題)

 1.以下關于兒童游戲的發展說法正確的是()

   1.1歲以下嬰兒的游戲以成人和兒童之間的互動游戲為主

   2.2歲左右兒童喜歡實物游戲,按實物用途模仿成人動作

   3.幼兒通過象征性游戲學習社會角色的社會職責,掌握各種行為準則

   4.童年和少年兒童的游戲以規則性游戲為主

 2.制約心理發展的因素分為()兩類。

   1.社會因素

   2.遺傳因素

   3.環境因素

   4.家庭因素

 3.父母通過(),可幫助青少年兒童順利度過反抗期。

   1.以友相待并尊重兒童的自主權

   2.理解和正確對待青少年的成長

   3.引導兒童正確接納自己和自己的變化

   4.配合學校加強監管力度

 4.對老年人人格方面的變化,正確的是()。

   1.老年孤獨感

   2.適應性強

   3.趨于保守

   4.回憶往事

 5.幼兒期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1.從依從成人的評價發展到開始有獨立的評價

   2.從對按一定的行為標準對外部行為表現的評價開始向內在品質評價轉變

   3.從簡單、籠統的評價發展到較為具體的評價

   4.從主觀情緒性評價向初步客觀性評價發展

 6.少年期易出現的心理矛盾現象有()

   1.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

   2.心理斷乳與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護的矛盾

   3.心理閉鎖性與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

   4.自以為是與常常出現自卑感之間的矛盾

 7.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和直覺行動思維的主要區別在于()。

   1.符號功能的發展

   2.一定的計劃性和預見性

   3.不清晰性和易變性

   4.感知行動內化為表象

 8.促進兒童記憶力的方法有()。

   1.豐富兒童的知識和經驗

   2.提高言語和思維的發展水平

   3.利用記憶發展特點,促進發展進程

   4.編織記憶之網

 9.青年期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表現為()的整合和統一過程。

   1.自我概念

   2.自我評價

   3.自我理想

   4.自我獨立

 10.艾里克森認為青年期的發展課題是()。

   1.自我意識的發展

   2.自我同一性確立

   3.防止同一性擴散

   4.同一性的擴散

 11.言語發展的主要內容包括()。

   1.語音發展

   2.語調發展

   3.詞匯發展

   4.句法發展

 12.以下關于教育和心理發展的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1.教育具有引導和促進心理發展的作用

   2.教育的效果取決于選擇啟發的時期

   3.教材和教法要適合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

   4.兒童的心理發展由遺傳因素決定,教育的作用很有限

 13.皮亞杰把兒童的心理發展階段分為(  )。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2.前運算階段(2-6、7歲)

   3.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

   4.形式運算階段(11、12-14、15歲)

 14.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有()。

   1.客觀性原則

   2.能動性原則

   3.整體性和相互聯系性原則

   4.教育性原則

 15.中年期的心理變化有()。

   1.感知覺最先開始衰退

   2.40歲以后視敏度和視覺感受性逐漸下降

   3.聽覺閾限隨年齡增長而逐步降低

   4.隨著年齡增長,晶體智力下降,流體智力上升

 16.個體心理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1.發展的進程呈現出一個個不同的階段

   2.個體心理發展表現為階段性與連續性的統一

   3.個體心理發展速度是勻速的

   4.個體心理發展速度是不勻速的

 17.畢生發展觀的基本觀點,正確的是(  )。

   1.年齡是影響心理發展的唯一要素

   2.心理發展總是由生長和衰退兩個方面結合而成

   3.不同心理機能發展的形態和變化速率沒有差異

   4.心理發展有很大的個體可塑性

 18.童年期自我評價的特點有()

   1.自我評價的獨立性日益增長

   2.自我評價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自我評價的內容逐漸擴大和深化

   4.自我評價開始具有穩定性

 19.青少年期思維發展的特點有()。

   1.可在頭腦中進行抽象的符號運算

   2.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形式和內容分開

   3.可離開具體事物進行邏輯運算

   4.形成獨立的形式運算體系

 20.縱向研究的特點包括()

   1.可以系統地了解同一些個體的心理發展過程的連續變化。

   2.較容易發現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

   3.局限性在于樣本少而且在追蹤歷程中容易丟失樣本。

   4.延續時間長和反復測查,可能會影響某些被試者情緒,從而影響某些數據的可靠性。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資料

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夜夜夜久久久综合视频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怡红院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