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 計劃安排每天仔細時間表,屬于學習策略中的__________ A.組織策略 B.認知策略 C" />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選擇題 1-5、CCDAC 6-10、BABDC 11-15、CADAA 16-20、CBCAC 二、填空題 21. 動作技 22. 細微型 粗放型 23. 連續型 斷續型 24. 心智 25. 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26. 操作技能 心智技能 27. 徒手型 器械性 28. 加涅 程序性 對外辦事 對內調控 29. 動作方式 行為模式 30. 定向映像 實際動作 31. 認知階段 自動化階段 32. 積極性與主動性 33. 對象具有觀念性 結構具有簡縮性 34. 動力定型 。 35. 練習 36.動作和方式 適應性 完善化 37.集中學習 分散學習 38. 創擬確立模型 檢驗修正模型 39. 技能 40. 原型定向階段的教學 三、簡答題 41 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答:原型定向,指的是了解心智活動的時間模式,也就是主體掌握操作性知識的階段。原型操作,指的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以外顯的方式實施。原型內化,指的是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轉變為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 42 操作模仿階段的動作有哪些特點? 答:從動作品質看,動作的穩定性,準確性,靈活性較差。從動作的結構看,各個動作間的協調性較差,互相干擾。從動作控制看,主要依靠視覺控制,動覺控制較差。從動作效能看,完成動作比較標準動作要慢,個體容易感到疲勞。 43比較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答: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操作技能除了具有技能的一般特點外,還具有與心智技能不同的其它一些特點。首先,就動作的對象而言。具的客觀性。其次,就動作的進行而言,具有外顯性。第三、就動作的結構而言,在結構上具有展開性。 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心智技能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對象具有觀念性。第二、執行具有內潛性。第三、結構具有簡縮性。 44 技能有什么作用? 答:第一、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能夠對活動進行調節與控制。可以使個體的活動表現出穩定性、靈活性,能夠適應各種變化的情境。第二、技能還是獲得經驗、解決問題、變革現實的前提條件。技能調節著經驗獲得的過程,決定著經驗獲的的速度、水平,是經驗獲得的手段,從形成問題的表征、確定問題的性質和類型、探索解決問題的可能的方法,到實施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是通過各種心智與操作動作實現的,而合乎法則的心智與操作技能保證了問題的解決,也達到了變革現實的目的。 45 技能有什么特點? 答: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它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第一、技是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為。第二、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其執行方式構成的,屬于動作經驗,不同于認知經驗的知識。第三、技能中各動作要素及其執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46 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答:1、準確地示范與講解。有利于學習者不斷地調整頭腦中的動作表象,形成準確的定向映象;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通過應用不同形式的練習,可以使個體掌握某種技能;3、充分而有效地反饋。準確的結果反饋可以引導學生矯正錯誤動作,強化正確動作,并鼓勵學生艱難困努力改善其操作;4、建立穩定而清晰的動覺。進行專門的動覺訓練,以提高其穩定性和清晰性,充分發揮動覺在技能學習中的作用。 四、論述題 47 如何利用教學培養學生的心智技能? 答:心智技能按一定階段形成,因此在培養方面也要分階段進行。為此,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難以認知的特點,主體難以體驗其必要性,因此,教師必須采取適當措施,激發主體的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心智技能的培養,開始于主體所建立起來的原型定向映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決定了其遷移的價值。最后,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語言,心智能力是借助內部語言實現的,言語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作用,在原型定向與原型操作階段,其作用在標志動作,在原型內化階段,其作用在鞏固形成中的動作表象。此外,教師在集體教學中還應注意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充分考慮學生所面臨的主客觀條件,并針對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輔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心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