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卷二(2)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60.①特別是我們黨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如果對領導干部運用權力不加制約,就會使一些意志薄弱者濫用手中的權力②只有強化對權力的制約,才能防止權力腐敗,保證領導干部正確使用權力③權力制約,就是權力所有者運用各種有效途徑,對權力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與約束④由于權力是一種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具有強制和不對等性,當其不受限制地被運用時,必然出現無限擴張的異化傾向⑤制約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是一種有規則的、透明的、雙向的約束方式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④①②⑤③ B.⑤③④①② C.③⑤④①② D.⑤④①②③
61.①正常的狀況,詩人總是不直接向讀者進行灌輸②一般來說,優秀的詩篇總是避開直說③這是詩的一般規律,也是欣賞詩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種思想準備,或者叫做訓練④由于不直說,因而增加了欣賞的困難⑤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說明著什么,而是隱喻著什么⑥他們只是含蓄地點撥你,然后給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①⑤⑥②③④ B.①③②⑥⑤④C.②④①⑥⑤③ D.②⑤④③①⑥
62.①過去有報道中形容他們是“嬌生慣養的一代”,報道他們見多識廣但也更個人中心、利己自私②他們在2008北京奧運會上的集體亮相,讓國際社會看到了富有熱情、尊重規則、充滿人文情懷的新一代中國青年③這一次他們有了新的代名詞——“鳥巢一代”,《“鳥巢一代”贏得國際贊譽》、《鳥巢一代是怎樣煉成的》④2008奧運會中,年輕的志愿者中大量都是85后甚至90后的一代人⑤在這些報道中志愿者們熱情敬業、吃苦耐勞、懂外語、有技能、善交流將以上5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④①③⑤② B。④②①③⑤C。④③①②⑤ D。④①②③⑤
63.目前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主要方式還局限在輿論范圍。近些年來,隨著網絡媒體的興起,輿論的影響力逐漸增加,公民的政治參與程度隨之有所提高,對政府部門形成了一定的輿論壓力,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但這是不夠的,可以看到,盡管公眾能夠通過各種媒體對一些事務形成輿論,但問題的解決,還取決于政府部門和官員是否聽取輿論,如果相關部門和官員無視輿論,公眾實際上很無可奈何,事情也無法按照法律和民意得以推動。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A.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的方式具有局限性B.政府部門和官員是否聽取輿論是問題能否解決的關鍵C.應盡快擴大公民政治參與的范圍,豐富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D.相關部門和官員應重視媒體輿論
64.維特根斯坦是劍橋大學著名哲學家穆爾的學生。有一天,哲學家羅素問穆爾:“你最好的學生是誰?”穆爾毫不猶豫地說:“維特根斯坦。”“為什么?”“因為在所有的學生中,只有他聽課時總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后來,維特根斯坦的名氣超過了羅素。有人問:“羅素為什么會落伍?”維特根斯坦說:“他沒有問題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懷疑和提問是成功的秘訣 B.好奇心是研究的內在動力C.得到賞識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D.發現問題是不斷進步的前提
65.對于歷史學家而言,歷史事實一旦生成,就被視為宿命性的,所以歷史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某種“必然性”的理由。但是,對于最終生成的歷史事實的價值評判,不應以其生成的某種“必然性”為依據而簡單地得出結論。例如,古往今來充滿人類史冊的政權腐敗是一恒久現象,歷史學家在探索其生成原因時,可以很自然地得出某種“必然性”的結論,但不能因為這種“必然性”而斷言政權腐敗應該正面肯定。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A.歷史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可找到某種“必然性”的理由B.歷史事實的價值評判不應以其生成的某種“必然性”為依據而簡單地得出結論C.“必然性”的結論并不能判斷事實本身的正誤D.歷史事實的宿命性影響到其價值評判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