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選題(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6、非正式學生群體的主要特點有 ( )
A、有固定的組織結構
B、群體內部的一致性
C、情感依賴性
D、往往具有較突出的“領袖”人物
E、凝聚力不強
17、在我國,一般習慣于根據學習的內容和結果把學習劃分為以下幾種 ( )
A、知識的學習
B、技能的學習
C、以思維為主的能力的學習
D、情意和人格的學習
E、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學習
18、斯金納認為,“教學就是安排可能發生強化的事件促進學習”,所以他建議利用操作條件反射的理論安排程序教學,以便更有效地呈現與學習教材,其程序教學的基本原則是 ( )
A、小步子邏輯序列
B、要求學生作出積極的反應
C、及時反饋
D、學生自定步調
E、低的錯誤率
19、根據前后學習的難度差異,可以把遷移分為 ( )
A、正遷移
B、順向遷移
C、垂直遷移
D、逆向遷移
E、水平遷移
20、學習評定的常見的教師心理誤差有 ( )
A、寬大效應
B、光環效應
C、集中趨勢
D、邏輯誤差
E、對比效應
三、填空題(本大題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21、一般認為, 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的出版是教育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標志。
22、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進步,這就是 教師期望效應 ,又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23、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有遺傳與環境、成熟與學習、 社會環境因素 、學校教育因素及主觀能動因素。
24、根據奧蘇貝爾的觀點,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是 有意義接受學習 。
25、在對學習遷移現象進行解釋時, 賈德 認為,只要一個人對他的經驗進行了概括,那么從一個情景到另外一個情景的遷移是能夠完成的。
26、 技能 是通過練習而自動化了的動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動方式。
27、在直觀教學中,要使對象從背景中突出,必須遵循三個規律,即 差異律 、活動律、組合律。
28、在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研究中,加涅和布里格斯把教學組織形式分成 集體授課 和個別化教學。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9、學習(廣義)
30、高原現象
31、學習困難兒童
32、測量
五、簡答題 (本大題共5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3、簡述教學目標的心理功能。
34、桑代克提出的三條基本學習規律是什么?準備規律;練習規律(應用律;失用律);效果規律
35、簡述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和遺忘規律。
36、簡述因材施教的運用原則。
37、簡述發散思維的特點。變通性;獨創性;流暢性。
六、分析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38題12分,39題13分,共25分)
38、結合實際談談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39、在學校教育總鞏固學生的優良行為,有哪些心理學原則。
四川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心理學A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