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管理信息處理的內容: (1)信息的收集 (2)信息的存儲 (3)信息的加工 (4)信息的傳輸 (5)信息的提供 22.原始信息收集:是指在信息或數據發生的當時、當地,從信息或數據所描述的實體上直接把信息或數據取出,并用某種技術手段在某種介質上記錄下來。 23.二次信息收集:是指收集已記錄在某種介質上,與所描述的實體在實踐與空間上已分離開的信息或數據。 24.二次信息收集的關鍵問題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選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正確地解釋所得到的信息。 25.管理信息處理的要求: (1)及時(2)準確(3)適用(4)經濟 26.三種管理類型(戰略規劃、管理控制、日常業務管理)的管理活動所要求的信息的差別是: (1)信息范圍不同。 (2)信息源不同。 (3)信息概括程度不同。 (4)信息的時間性不同。 (5)信息更新間隔期不同。 (6)信息加工處理方法不同。 (7)信息使用頻率不同。 27.計算機應用的發展階段: (1)電子數據處理(EDP) (2)數據的系統處理(即狹義的管理信息系統MIS) (3)支持決策 28.MIS的特點: (1)在企業管理中全面使用計算機。 (2)應用數據庫技術和計算機網絡。 (3)采用決策模型解決結構化的決策問題。 29.結構化的決策問題:即可以利用一定的規則和公式來解決例行的和反復進行的、有章可循、可以“委托”給計算機處理的問題。 30.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特征: (1)決策的目標和評價標準經常變動; (2)支持決策的信息不能完全獲得; (3)支持決策的信息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 (4)決策規則依決策者或決策環境而變化。 31.決策支持系統(DSS):是在半結構化決策活動過程中,通過人機對話,向決策者提供信息,協助決策者發現和分析問題、探索決策方案,評價、預測和選擇方案,以提高決策有效性的一種以計算機為手段的信息系統。 32.DSS的特點: (1)主要針對管理人員經常面臨半結構化的決策問題。 (2)系統主要應用數據和模型進行決策分析研究,需要模型庫的支持。 (3)易于為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以交互會話的方式來使用。 (4)系統支持但不代替高層管理者制定決策。 33.DSS的基本結構:一般由一個模型苦、一個數據庫、它們的管理軟件系統(包括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模型庫管理系統MBMS),以及人-機交互系統(會話生成與管理軟件DGMS)組成。 34.群決策支持系統(GDSS):它是支持一群決策者為獲得有效決策結果的計算機輔助系統。GDSS除了進行決策分析外,還著重于決策參與者之間的交流溝通。在系統中,每個決策成員可以自己運行不同的決策模型;計算機網絡完成個成員間的信息交流;公用屏幕可動態地反映各成員的決策過程,顯示各種決策方案,使不同地點的決策人員可以通過自己的計算機終端參與共同決策。通過交流、磋商、討論,可有效地避免個體決策的片面性和可能出現的獨斷專行行為。 35.專家系統(ES):是人工智能的一種實際應用,它是使用某專業領域中專家的知識構成的計算機系統,其目標是讓計算機具有與該領域專業同等水平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6.ES的特征: (1)掌握豐富知識,有專家水平的專門知識與經驗。 (2)有通過學習或在運行中增長和擴大知識的能力。 (3)有判斷和推理的功能。 37.專家系統有兩個核心組成部分:一個是存放專門知識的知識庫;另一個是利用知識庫的知識實現問題求解的推理機。 38.經理信息系統(EIS):是向高層主管提供企業整體績效信息的系統。 39.EIS特點: (1)信息提取方便。 (2)提供關鍵成功因素的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 (3)自動識別例外情況。 40.EIS的目標:是以決策者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向他們提供企業整體績效的信息;系統操作又極為簡便,使他們能親自操縱、查詢所需的信息,從而支持經理做出正確決策。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8年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復習總結1 |
|
閱讀下一篇:08年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復習總結3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