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廣域網WAN:也叫遠程網,它可以覆蓋幾公里至幾千里的范圍。一般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個洲、幾個洲甚至全球的網絡。 10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是指網絡中各結點與通信線路之間的關系結構,所以實際上主要是指通信子網的拓撲結構。 103.通信協議:通信雙方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叫做通信協議。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81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OSI)參考模型,就是我們俗稱的網絡七層協議。 104.局域網技術特點: (1)覆蓋有限的地理范圍,適用于公司、機關、學校、工廠等處計算機、終端設備和信息處理設備間聯網的要求。 (2)能夠提供高數據傳輸率、低誤碼率的高質量數據傳輸環境。 (3)總是屬于一個單位所有,易于建立、維護和擴展。 (4)局域網的特性主要由網絡拓撲、傳輸介質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決定。 105.局域網軟件系統主要包括三部分: (1)網絡操作系統。 (2)網絡管理軟件。 (3)網絡應用軟件。 106.對等網絡模式:在這種網絡模式中,所有計算機都具有相同的地位,不設置專有的文件服務器,每一臺計算機都可以訪問網絡中的其它計算機。每一臺計算機既是其他計算機的服務器,同時又是其它計算機的客戶機。 107.客戶機/服務器網絡模式(C/S)這種模式用一臺或多臺單獨的、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檔微機,或者大中型機、小型機作為網絡中心服務器;而用多臺微型機作為客戶機,以總線、星型總線等拓撲結構與服務器連接成局域網。客戶機一般是PC機、圖形工作站及小型機等。 108.網絡互聯:它是指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類型相同或不同的、協議相同或不相同的網絡及設備,相互連接構成更大規模的網絡,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 109.要實現網絡互聯,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在互聯的網絡之間提供鏈路,至少有物理線路和數據線路。 (2)在不同網絡結點的進程之間提供適當的路由來交換數據。 (3)提供網絡記賬服務,記錄網絡資源使用情況。 (4)提供各種互聯服務,應當盡可能不改變互聯網的結構。 110.internet的組成: (1)通信線路。 (2)路由器。 (3)主機。 (4)信息資源。 111.TCP/IP協議:大家在進行數據通信是必須遵守統一的規范和約定。這種規范和約定就叫做網絡通信協議,因特網的網絡互連通信協議是TCP/IP協議。 112.物理地址:是制造在網卡上的地址碼。 113.IP地址:因特網中對所有的主機進行統一的編碼。這種地址就叫做IP地址。由4個字節(32位)的二進制數組成。每個十進制數的值應在0~255之間。 114.域名:為了便于記憶,常常用字符來表示網絡地址,這就是網絡域名。 115.Internet的應用: (1)信息服務。 ①信息瀏覽。 ②信息發布。 ③信息檢索。 ④文件下載。 (2)網上通信。 ①電子郵件。 ②網上聊天。 ③IP電話。 ④網上尋呼。 (3)協同工作。 ①協同辦公和聯合研究。 ②網上討論。 ③IP網絡視頻會議。 (4)電子商務。 (5)網上教育。 (6)網上娛樂。 116.萬維網WWW:是以網頁為基礎的環球信息網服務系統。它通過超文本技術及超媒體技術將許多WWW服務器連接在一起。 117.電子郵件:又叫做E-mail,是目前在因特網上使用最頻繁的一種通信方式,電子郵件為因特網用戶收發信息提供了一種快捷、廉價的現代化通信手段。 118.企業內部網(Intranet):就是一個企業為實現內部管理和通信而建立的獨立網絡。Intranet利用成熟的Internet(因特網)技術,以TCP/IP協議為基礎,以WWW(萬維網)為核心,構成企業內部專用和統一的信息交換平臺。 119.Intranet的技術特點: (1)為用戶提供了統一、友好的瀏覽器操作界面。 (2)使用方便,可以節約培訓費用和時間。 (3)完善的網絡服務功能,用戶通信環境比傳統企業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Intranet的用戶既可以用E-mail發送郵件,又可以用WWW發布和閱讀文檔;文檔作者可以隨時修改文檔,不需要打印就可以快速地送到各地的用戶手中;企業管理者可以召開網絡會議和進行網上辦公;產品開發可以用協同操作方式,實現網上聯合設計。 120.企業外部網:實際上就是企業內部網對企業外部特定用戶的安全延伸。Extranet是利用Internet的協議和標準,并通過公共通信系統(可以是Internet網絡或專用線路),是通過認證的指定用戶(供應商、銷售商、合作伙伴、顧客、在外地的企業員工)能夠分享企業內部網上部分信息和部分應用服務的半開放專用網。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8年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復習總結5 |
|
閱讀下一篇:08年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復習總結7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