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歷年命題特點及趨勢分析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1-12-0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上海市2012年的公務員考試報名工作已于11月26日緊鑼密鼓地開始了,準備許久的考生們期待著的考試公告與大綱等考試信息也已經或即將陸續發布。為了便于考生更好地掌握上海的命題特點和信息,中公教育專家特此對歷年真題做了詳細的分析,以幫助考生了解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部分的發展和命題趨勢。總結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
一、命題選材——政治偏好濃重
2011年的上海公務員申論考試發生了大變革,由以前的統一設一套試卷改為設置A、B兩套,每套試卷對應不同的職位要求。而2012年的公告中也明確指出將依然延續這個新變化,在體現了考試越加人性化的同時,亦使得考生有更適合自己的空間進行發揮,這一趨勢考生應多加注意。關于上海申論試卷的題材選擇方面,中公教育專家總結了一下從2006年至2011年的上海市公務員考試真題選材情況:
2006~2011年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題材、歸屬領域一覽表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上海的申論試卷選材大多偏于政治領域,六年中出現五次,偶爾會涉及社會類主題。政治理論性強的材料的高頻出現使得考生應心中有數,把握好復習側重點,同時也不要完全忽略對于其他題材領域的涉獵,做到既要有輕有重,又要點面結合。
二、材料組織——市內外、國內外結合
從最近幾年的上海申論真題中,我們可以發現其材料組織還是比較全面和靈活的,其材料中既有涉及上海市內的事件,同時亦有市外的情況;既有國內的事實與報道,亦有國外經驗教訓的借鑒和參考。其材料范圍與角度的不斷擴大使得材料內容豐富,內涵深刻,視野開闊,站位宏觀,理論與實踐結合得十分緊密。
例如2011年上海B卷中的給定資料5中提到了上海世博會的志愿者——“小白菜”們這一事例,給定資料4中也涉及到了汶川地震與北京奧運會的志愿者們的行動,這是國內上海市內與市外的材料結合,同時給定資料9中通過美國的案例,為中國的志愿者服務中出現的問題提供借鑒和參考,這又是國內外材料的結合。因此材料的豐富與全面要求考生認識和把握好每則材料的主要內容和之間的聯系,讓所有材料在腦中形成結構圖,如此便能快速而準確地找到答題的方向和要點。
三、題目數量——五道可能性大
上海申論試卷以題目偏多為主要特點。國考或其他省份的公考通常為三至四道題,而上海普遍為五道題,且小題偏多。我們不妨看一下對于上海近兩年的申論題目數量的總結列表:
2010~2011年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字數要求及分值
從表中我們看到上海近兩年題目的共同特點是都為五道題,且小題目作答主要集中在三、四題。雖然每道題的分值不是很高,但從作答字數要求來看還是比較考驗考生的作答速度和準確度的。這也提醒考生在平時訓練時要注意把握好作答時間,下筆時盡量做到快、準、狠,不要在一道題目上猶豫不決而浪費了時間,導致最后沒有答完卷的情況發生。
四、整體難度——趨于中等偏難
一般來講,影響整套試卷難度的因素主要有材料字數、材料難度、題目數量及題目難度這幾方面。材料字數上,近兩年上海申論試卷一般為六千至八千字左右;材料難度上,偏于理論性和政治性;題目數量上,比國考以及其他省份的題量要大;題目難度上,與國考與其他省份相比難度相當。綜合以上因素,上海申論試卷的整體難度趨于中等偏難,因此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要針對上海試卷的特色做好相應的準備,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以能夠更快地閱讀材料,抓準要點,答出一份令自己滿意的試卷。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