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古人在談論寫作時,特別重視“謀篇布局”。八股文的起、承、轉、合,格律詩的首聯、領聯、頸聯、尾聯,都是一些既成的布局模式。現代人把“謀篇布局”稱之為“結構”。 對于結構在文章寫作中的意義,清代戲劇家李漁有一段精彩的論述: 至于“結構”二字,則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韻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賦形,當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為制定全形,使點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勢)倘先無成局,而由頂及踵,逐段滋生,則人之一身,當有無數斷續之泉,而血氣為之中阻奧)工師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間架未立,先籌何處建廳,何方開戶,棟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侯成局了然,始可揮斤運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籌一架,則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勢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毀,猶之筑舍道旁,兼數宅之匠、資,不足供一廳一堂之用奧,故作傳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書于后) 這段話先后以胎兒在母腹中的發育成長和工匠建房來類比文章結構安排的重要性。胎兒在母腹中,一開始就是一個整體,不是逐段滋生的;工匠建房,必須先籌劃好整體結構,才能開始揮斤運斧。公務員寫作,也是如此,先設計出藍圖,才能開始表達。 一、結構的含義和要求 (一)結構的含義 在寫作中,有了觀點、材料之后,是不是一篇文章就算完成了呢?不是。如果把觀點和材料任意堆放在一起,它們并不能產生固定的意義,材料也不會自動去證明觀點。它們還必須按照一個內在的脈絡,井然有序地組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有生命的整體,只有如此才能成其為一篇文章。對于有生命的整體,朱光潛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第一須有頭有尾有中段,第二是頭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氣貫注于全體,某一部分受影響,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一個好的陣形應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布局也應如此)一段話如果丟去仍于全文無害,那段話就是贅疵;一段話如果搬動位置仍于全文無害,那篇文章的布局就欠斟酌)布局愈松懈,文章的活力就愈薄弱) 沒有好的結構,文章就沒有活力。可見,結構對于公務文書來說,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要素 現在,我們給結構下一個這樣的定義:結構就是文章內容的組織和銜接,是文章內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 結構是事物自身發展運動規律的產物,還是作者主觀思路的產物?說是事物自身發展運動規律的產物,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文章結構如果違反客觀規律,它的失敗就是必然的。但是,文章結構既然是作者在構思、在安排,就不可能不體現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應該說,文章結構是事物客觀規律和作者主觀思路相結合的產物。一方面,客觀規律制約著文章的基本結構形態;另一方面,作者思維運行的路線,也在結構安排中發揮著一定的創造性作用。當然,公文在結構上的創造性與文學作品相比是比較弱的。 (一)結構的要求 完整性 首先,公文要做到開頭部分、主體部分、結尾部分齊備,不可無故殘缺所說的“有頭有尾有中段”。 其次,各個部分要相對飽滿,不能十癟、空洞,給人局部殘損的感覺 其三,脈絡暢通,貫穿首尾,如有文氣不能串聯的地方,形成脫節斷氣,滿。這就是朱光潛先生說的“有一股生氣貫注于全體”。這就是朱光潛先生也會影響文章的圓 2.連貫性 公文的各個部分之間,在內容上要相互連貫、井然有序,在語言形式上要有緊密的銜接和合理的過渡一篇公文,不會是一個混沌的整體,必然是由若十層次構成的。開頭、主體、結尾,就是公文的三大層次。其中主體部分,通常也不會只有一個層次,而是由既互有區別、又互有聯系的幾個部分組成。這些層次之間,不管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文氣上,都要有內在的聯系。在外部的語言形式上,不管采用序號銜接還是采用自然過渡,也都必須自然流暢。 3.嚴密性 嚴密性是指文章的各個部分之間有嚴密的邏輯聯系,既不能出現前后內容互不相十,也不能出現前后內容相互矛盾的現象 文章的部分與部分之間,或呈現因果關系,或呈現主次關系,或呈現并列關系,或呈現表里關系,各部分互相彌補、互相協助,而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拆臺。二、公務文書結構的主要環節公務員寫作在安排結構時,要把握好這樣四對八個環節: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主次和詳略、開頭和結尾。 (一)層次和段落 層次 層次是結構諸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結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主要通過層次安排得以實現 層次又稱“部分”、“大段”、“邏輯段”等,是小于篇、大于段(有時也可以等于段)的結構單位。在公文中,它可以像篇和段一樣,有明確的外部標志,如章程、條例等法規類公文,由“總則、第一章、第二章……附則”來構成,清晰地顯現出層次來。它也可以沒有明確的外部標志,但人們在閱讀時,仍然能夠區分出來,因為不同層次承擔著文章內容展開的不同步驟 公文的層次安排,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并列式,一種是遞進式 開頭通常是總述或總論,它自成一個層次。主體部分的各層或分述或分論,不是呈現并列形態,就是呈現遞進形態 對事物幾個不同側面的考察,對事件發生的幾種不同原因的分析,對法規中不同條文的陳述等等,都將形成相互并列的不同層次 如果是從事物的表象逐步深人去探索其本質,每一個深化的階段就形成一個層次,各層次之間就是遞進形態。從原因出發推導結果,或者反過來從結果出發尋找原因,也會有步步深人的過程,也是遞進形態。另外,文章在偏重于記述事件或過程時,按照事實發生的先后順序表述,事件的階段性也必然會形成層次,各層之間也屬于遞進形態。 2.段落 段落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自然段,它是小于層次(有時也會有一個段落自成一個層次的情況)大于句子的結構單位。段落的劃分使文章的結構更明晰、醒日。 相對于層次的安排,段落的劃分比較容易一些。只需注意以下三點:首先,保持段意的單一性。一篇文章只能辦理一件事務,只能有一個中心話題,只能有一個中心思想。一個層次也是如此。對于一個段落而言,當然要遵循相同的原則。除過渡段承上啟下,內容可以不單一外,意義段都不應違背這一原則。 其次,注意段意的完整性。只有單一性還不夠,如果一段話的意思沒有表達完整就煞了尾,讀者不知所云,也是結構的嚴重失誤 其三,段落安排要長短適度。段落多長才合適?這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如果一段文字有七八百字還不分段,讀者就很難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內容的步驟了。相反,段落都只有一兩行文字,那又將思路切害J得七零八碎的,讀者也難以接受。一般說來,長到三四百字,短到三四十字,都是比較合適的長度,特殊情況可以例外。 (一)過渡和照應 過渡 過渡就是在段落之間、層次之間進行銜接的形式或手段 公文在總論(或總述)與分論(或分述)之間,一般需要過渡;分論(或分述)之間,有時也需要過渡 過渡的方式有三種:一是過渡段,二是過渡句,三是關聯同語 如果前后文內容差異較大,要安排一個段落承上啟下,這個段落就叫過渡段。過渡段不是獨立的意義段,主要功能不是表達意義,而是完成內容的轉換 過渡句或出現在上層上段末尾用以“啟下”,或出現在下層下段開頭用以“承上”。 用關聯同語過渡,常用的同語是“因此”、“但是”、“然而”、“總之”、“綜上所述”等等,一般出現在下層或下段起首。 2.照應 照應就是文章前后內容之間的關照和呼應。 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文章的前后內容有著緊密的關聯。缺乏內容的前后關照和脈絡的前后呼應,文章就會散亂、松懈。合理地運用照應的手段,不但能使文脈貫通,結構嚴謹,還能使文章中某些關鍵的內容得到強化 公文中照應的常見形式有首尾照應、序列照應、注釋性照應等 首尾照應就是結尾照應開頭。如開頭說“為……制定本規定”,結尾要求“本規定從X月X日起施行”。 序列照應是通過文章的序列標志形成的前后呼應。如“首先……其次……最后……”,就是文章序列的外部標志,人們讀到“其次”時,不可能不同想一下“首先”的內容;讀到“最后”時,對前面的若十層次都會有所同顧。還有“第一……第二……第三……”,以及“一、二、三”等序碼標志,都會起到這樣的照應作用。序列照應不得出現錯漏的現象 注釋性照應是對前文出現過的概念進行解釋而形成的前后照應。在公文中,前面出現的一些概念無暇解釋,可以在后面文章末尾處安排注釋,一方面對前文的某些概念進行解釋,一方面引導讀者同顧前面的內容。(二)主次和詳略 主次 文章各部分的內容,在文章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分量重,有的分量輕;有的為主,有的為輔。分清主次,也是結構安排的一個主要環節 朱光潛先生對此也有論述: “文章不僅要分層次,尤其要分輕重)輕重猶如圖畫的陰陽光影,一則可以避免單調,起抑揚頓挫之致;二則輕重相形,重者愈顯得重,可以產生較強烈的效果)……如果不分賓主,群龍無首,必定顯得零亂蕪雜)……如果有五六層意思都平鋪并重,它一定平滑無力,不能說服讀者)”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顯出主次輕重?朱先生認為有兩種方法,第一是在層次上顯出,第二是在篇幅分量上顯出。層次問題前面已有論述,這里只是再強調一下對層次之間的主次關系的把握篇幅分量則涉及詳略問題,是下面要講的內容了。 2.詳略 詳是詳寫,略是略寫。公務員寫作,表述觀點時可詳可略,敘述和引用材料時也可詳可略而且,詳與略在文字上的差異是巨大的,一個事實,可以用11幾個字就表達完畢,也可以用幾百個字詳加介紹。 總的來看,公文是講究精練實用的文體,表達觀點直接明了,敘述事實簡練清晰,一般不寫細節,更不用精雕細刻的手法,與文學寫作相比,公文的略寫多于詳寫。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公務員寫作不分詳略,就自身而言,各部分的詳略安排還是十分講究的 那么,公務員寫作如何掌握詳略呢?具體寫法必須結合實際才能確定,我們在這里只能提供兩條原則。 首先,以主次的地位確定詳略。大多數情況下,主要觀點和重要條文要詳寫,一般觀點和次要條文要略寫。 其次,以典型程度確定詳略。這是指材料而言。典型材料的說服力強,要表述得充分一些;非典型性的輔助性材料,則可以表述得簡略一些。 (四)公文開頭和結尾 開頭 公文開頭的寫作有以下要求: 首先是要開門見山。公文開頭不能像文學作品那樣極盡鋪張渲染之能事,制造出特定的氛圍后才切人正事或正題。公文必須開門見山,一落筆就直接指向要處理的事件或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是要文筆簡練。公文開頭,多數只有一個自然段,而且不能太長。最好做到不可增減一字的地步。如果增加一字,那個字必然是可有可無的;如果減少一字,則意思無法表達清楚。 公文的開頭基本都采用模式化的寫法,有一些常用的體式。下面我們結合實例具體談談這些公文開頭的常用寫法 (1)根據式開頭 就是在開頭表明發布公文的根據。所謂根據,一是上級文件,二是領導指不,三是有關規章,四是現實情況。這類開頭一般用“根據”、“遵照”、“按照”等介同領起,如: 根據省人事廳《關于做好2002年設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報工作的通知》(粵人發(2002) 75號)精神,為做好今年我市設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珠海市人事局《關于做好2002年設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報工作的通知》 這種把行文根據放在前面做開頭的寫法,在公務員寫作中運用得十分普遍。 (2)敘述式開頭 運用概括敘述的方式,把公文所指向的主要事實做一個簡要的交待,然后在事實的基礎上展開主體部分的表達,這就是敘述式開頭。例如: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新形勢的需要,市人民政府對2000年底以前發布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市人民政府決定—珠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廢止2000年底以前發布的部分規范性文件的決定》 敘述式開頭可以使讀者對基本情況、主要事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理解公文下一步展開的內容就比較容易了。 (3)結論式開頭 一開頭就提出對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的基本認識,以此為前提布置有關工作,提出開展工作的方法、措施和要求,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公文開頭方式。例如: 新中國成立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21世紀,高等教育肩負著偉大而又光榮的歷史使命,應該也必須有更大更快的發展)但是,當前高等學校后勤服務模式落后、后勤社會化改革滯后、后勤負擔沉重的狀況,已經成為制約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因素)因此,進一步推進并盡快完成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關系到今后我國高等教育工作的全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任務艱巨,時間緊迫) —《關于進一步加快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意見》,教育部、國家計委、財政部、建設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1999年12月14日發布 結論式開頭或肯定成績,或指出問題,或闡明原則,或亮明態度,開宗明義,一箭中鵲 (4)目的式開頭 在開頭提出發布公文的動機、緣由、目的,稱為目的式開頭。這種開頭常以“為”、“為了”等介同作為領起。例如: 為加快我市產業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廣東省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及《珠海市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的精神,我局現組織編制2002年度珠海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計劃和組織申報2002年度廣東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凡在我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工業企業,不論其經濟性質如何,2002年度開始立項建設或正在建設的技術改造項目(含擴建)均可申報)我們將根據申報項目情況,按有關條件要求,確定并公布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計劃,并從中擇優推薦報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對列入市級和省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計劃的項目,將作為珠海市和廣東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貸款貼息的依據)—珠海市經濟貿易局《關于申報2002年度珠海市和廣東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計劃的通知》 目的式開頭也是公務寫作中運用較多的一種開頭方式,這跟公文的實用性強、每一篇公文總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有關系。 2.結尾 一篇好的文章,不但要有好的開頭、好的主體,還要有好的結尾,否則會給人一種前功盡棄的感覺。公文的結尾要求其實并不復雜,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完整、明自、簡潔 完整是說有了結尾之后,文章就不再殘缺任何部件。文章最怕的就是結尾已經寫過了,仍然給人殘缺不全的感覺 明自就是人們讀過公文的結尾之后,對文章的內容、意圖清楚明自,了然于心 簡潔是說結尾的文字要十凈利落,決不拖泥帶水 歸納起來,公文的結尾有以下三種基本類型: 一是提出要求。安排工作的指揮性下行文,通常要在最后提出貫徹執行的要求。 二是展望未來。通常推廣經驗、通報情況的公文,在最后要展望前景,提出希望 三是期復請求。請不、議案之類的呈請性公文,在最后一般都要寫明期待批復或通過的請求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公務員申論基礎理論輔導匯總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申論備考:常考歸納概括題型匯總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