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評:今生不當公務員又如何?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8-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北京公務員報名網上提交信息日前結束,并于昨天結束了網上繳費,考生正式向“機關門”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統計結果顯示,通過報名審核者已超過2.7萬人,整體報錄比約為26.4∶1,與上半年全市約5.6萬名考生集中爭奪3158個“鐵飯碗”,約18∶1的報錄比相比較,競爭更為激烈。在公務員報考熱度不減的當下,筆者建議考生換個角度冷思索一番:不當公務員又如何?
公務員職位對考生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相當的文化知識、專業化的職業技能、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強健的體魄、過硬的心理素質,公務員作為服務人民大眾的“公仆”,更要有一定的交流藝術和處事技巧。具備這些素質的人才,當然是高素質人才,如果在非公務員崗位就業,也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俗話說,是金子不論埋在何處,肯定會發光,與其花一年甚至數年在準備公務員考試上,不如踏踏實實從一個非公務員崗位做起。任何崗位都需要高素質人才,并不是一定要當公務員才能出人頭地。
公務員職位和社會上的其他職位一樣,也是金字塔結構,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風光無限。歷經千錘百煉入門后,很可能面臨的是年復一年枯燥的單一性工作,當滿懷激情遭遇單調無味,當重復性勞作代替了創新性思維,即使是所謂的福利好、待遇高,又能承載起多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受過多年高等教育,習慣于鉆研各類難題的精英學子們,面對單調熟練的工作,又能否習慣的了?目前,我們經濟高速發展,各類經濟體系敞開懷抱引才,在這片更廣闊的天地上揮灑汗水,人生可能更精彩,何必非要爭當公務員呢?
公務員職位其實有較高的職業風險性。職業光環之下,抵抗誘惑的意志稍顯薄弱,自我約束稍有放松,就可能身敗名裂乃至淪為監下囚。中央紀委監察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1—11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15420件,處分106626人,其中,縣處級以上干部3743人,數字之大令人警醒。如果認為進入公務員門檻,就能使公權為己私用,那就大錯特錯了,在思想意識上就已經站在危險關口。而隨著各項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公務員行駛職權受限制越來越多,服務色彩越來越濃,而人民大眾享受到的服務越來越規范。古語云:當官不自在,自在不當官。既然如此,考生又何必非要當這職業風險高且受限制多的公務員呢?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