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兒思維發展的主要特征 (一)兒童思維發展的趨勢 兒童最初的思維是直觀行動的,然后出現具體形象的,最后發展起來的是抽象邏輯的思維。 直觀行動思維,主要以直觀的、行動的方式進行。主要特點是:①思維是在直接感知中進行的;②思維是在實際行動中進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嘗試錯誤,主觀上無預定目的和行動計劃。 具體形象思維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頭腦中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這種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觀行動性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抽象邏輯思維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性聯系的思維,是通過概括、判斷和推理進行的,是高級思維方式。嚴格說,幼兒學前期只有這種方式的萌芽。 (二)兒童思維發展的階段性 1.直觀行動思維 兒童最初的思維是以直觀行動思維為主。直觀行動思維是指以直觀的、行動的方式進行的思維。直觀行動思維的主要特征為: (1)思維依賴于一定的情境 2~3歲的孩子直觀行動思維表現非常突出;3~4歲幼兒身上也常有表現。這種思維更多地依賴一定的具體情境,依賴于對具體事物的感知和對動作的概括。 (2)直觀行動思維離不開兒童自身的行動 這個思維階段的幼兒,其思維只能在動作中進行,常常表現為先做后想,邊做邊想,動作一旦停止,他們的思維活動也就結束了。 2.具體形象思維 具體形象思維是指兒童依靠事物在頭腦中的具體形象進行的思維,即依靠具體事物的表象以及對具體形象的聯想而進行的思維。3~六七歲兒童的思維,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 3.抽象邏輯思維 抽象邏輯思維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是指運用概念、根據事物的邏輯關系來進行的思維。它是靠語言進行的思維,是人類所特有的思維。六七歲以后,兒童的思維開始進入邏輯思維階段。幼兒階段只處在抽象選擇思維的萌芽時期。 (三)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 兒童思維是由幼兒的直觀行動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表現出具體形象性。 1.思維直觀行動性的發展 幼兒初期的思維仍具有一定的直觀行動性。他們的思維活動離不開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賴于其自身的行動,特別是在小班初期的繪畫和游戲活動中表現尤為明顯。 2.思維的具體形象性 具體形象思維是運用已有的直觀形象解決問題的思維,其特點是具體性、形象性,思維的內容是具體的,依靠形象來思維。 3.思維的抽象邏輯性開始萌芽 隨著生活經驗的增加,幼兒開始逐漸用抽象的方式思考問題,具體表現在: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思維基本過程的發展、概念的掌握、判斷和推理的形成及理解能力的發展等。 (四)幼兒概念、判斷與推理的發展 1.幼兒對概念的掌握 幼兒初期,幼兒所掌握的實物概念主要是他們熟悉的事物。 幼兒中期,幼兒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較突出的特征,由此獲得事物的概念。 幼兒晚期,幼兒開始初步掌握某一實物較為本質的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的總和。 幼兒掌握概念的一般特點:①內涵不精確。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②外延不適當。往往失之過寬或過窄,因而,概念往往不準確或內容貧乏。 2.幼兒對事物判斷的特點 (1)判斷形式間接化。幼兒期大量依靠直接判斷,間接判斷通常需要推理,反映事物之間因果、時空、條件等聯系,制約思維的基本關系是因果關系。 (2)判斷內容深入化。在幼兒期開始向反映事物本質聯系發展,即從直接判斷向間接判斷發展。幼兒能把客體的關系分解,并概括出來;開始反映概括的規律,分解的深度和概括性也就逐漸提高。 (3)判斷根據客觀化。幼兒從以對生活的態度為根據向以客觀邏輯為依據發展,還要經過從以事物的偶然性特征為依據過渡到以孤立的、片面的、不確切的原則為依據,然后開始一些正確的或接近正確的客觀邏輯判斷。 (4)判斷論據明確化。從沒意識到判斷的根據過渡到開始明確意識到自己的判斷根據,說明思維的自覺性、意識性和邏輯性開始發展。 3.幼兒對事物推理的特點 幼兒推理發展的一般趨勢:①推理過程隨年齡增長而發展;②推理過程劃分為不同水平的等級;③兒童推理方式由展開式向簡約式轉化。(五)幼兒理解事物的特點兒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與知覺過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漸出現間接理解,通過一系列較復雜的分析、綜合活動進行。兒童對事物的理解趨勢:①從對個別事物的理解發展到對事物關系的理解;②從主要依靠具體形象的理解發展到依靠語詞的理解;③從簡單的、表面的理解發展到比較復雜的、深刻的理解;④從情緒性的理解發展到比較客觀的理解;⑤從不理解事物的相對關系到逐漸理解事物的相對關系。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