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數學運算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2-03 08:58:1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公考考場如戰場,戰場上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對于筆試來說,如果我們一不知道出題人的意圖,二不清楚自己的真實水平,那么這場戰爭打得一定是稀里糊涂,輸都不知怎么輸的。
因此,育路教育網根據歷年的考試大綱和最終的真題作了詳細的分析,以下是近三年的數學運算部分的考綱對照分析表:(其他部分的大綱對比和分析待續)
表 1‑1:數學運算考綱比較
2010國考題型 | 2009國考題型 | 2008國考題型 |
第四部分:數量關系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 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應試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X、Y兩地相距42公里,甲乙兩人分別同時從X、Y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甲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乙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甲乙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確答案為D。用X、Y兩地距離除以甲乙兩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 |
第四部分:數量關系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 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應試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X、Y兩地相距42公里,甲乙兩人分別同時從X、Y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甲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乙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甲乙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確答案為D。用X、Y兩地距離除以甲乙兩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 |
第四部分:數量關系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 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應試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甲、乙兩地相距42公里,A、B兩人分別同時從甲乙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B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A、B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確答案為D。你只要把A、B兩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兩地間距離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
由大綱和例題我們可以看到近三年考試的題型沒有太大的變化,2010年國考大綱中數學運算部分甚至和2009年的完全相同,而2008和2009、2010的變化無非就是例題的變化。至于大綱中的要求:“要求應試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純屬無用的話,具體還得我們結合真題來把握。
對照2010大綱和2010年的真題,育路網得出如下預測性的結論:
結論一:
2011年的題目將仍然延續以前的題型,不會突然間來個極大的變化。2010年以前的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數學運算部分都是整個試卷中難度最大的一部分,并且題目的難度在逐年增加,涵蓋的知識范圍也更加廣泛,故2011年的題目難度仍然會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并且有可能繼續出現較新的綜合知識的考查點。
結論二:
這樣的趨勢要求我們對教材里已總結的知識點加深理解,并且能熟練掌握運算的方法,兩者結合才能使我們即使是面對新的綜合知識的考查點時也能思路清晰,自信應對。育路教育網幫助大家總結了所有的考點,并且形成了一棵完善的“行測知識分類樹”,希望大家能夠對照學習,查漏補缺。
結論三:
數學運算越來越“返璞歸真”。剛產生“行測”這門考試的時候,那時的天還很藍,花兒很美,數學運算題目也很簡單。自從大量的輔導班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后,出題人研制了一顆顆威力無比的武器,數學運算變得史無前例地難,大量的題目難度堪比小學奧數決賽試題。而近兩年,出題人大概是換了一茬人,新的出題人認識到出過難的數學題目已經喪失了行測考試的本質,并且是文理科不公平的,故數學運算已經逐漸回歸正常難度,以考察基本功和智力為主。因此,我們在平時復習的時候,不要鉆偏題、怪題、難題,而要注重基礎的扎實和思維靈活性的訓練。
育路教育網預祝參加2011年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一切順利!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