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治經濟制度 B. 科學技術 C. " />
2011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學選擇練習題及答案4
1.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經濟制度 B. 科學技術 C. 生產力 D. 文化 ( B ) 2.教育能推進科學的 A. 制度化 B. 系統化 C. 體制化 D. 全面化 ( C ) 3.人的身心發展具有 (3.1 ) A. 系統性 B. 能動性 C. 客觀性 D. 主觀性 ( B ) 4.中國古代“內發論”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 C ) 5.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爾遜 C. 格塞爾 D. 皮亞杰 ( C ) 6.中國古代“外鑠論”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 D ) 7.提出“白板說”的是 A. 華生 B. 洛克 C. 盧梭 D.格塞爾 ( B ) 8.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決定教育、教學工作應 A. 有針對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漸進 ( D ) 9.“拔苗助長”、“凌節而施”違背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A. 階段性 B. 順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異性 ( B ) 10.在教育、教學中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辦法,這是違背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A. 順序性 B. 階段性 C. 互補性 D. 差異性 ( D ) 11.“因材施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A.差異性 B. 不均衡性 C. 階段性 D. 順序性 ( A ) 12.能夠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遺傳素質 C. 環境 D. 教育 ( B ) 13.“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強調的是 A. 環境決定論 B. 遺傳決定論 C. 教育萬能論 D. 二因素論 ( B ) 14.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是 A. 遺傳素質 B. 環境 C. 個體主觀能動性 D. 教育 ( C ) 15.心理學家所說的“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指的是 A. 幼兒期 B. 兒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