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系統開發的任務:就是根據企業管理的目標、內容、規模、性質等具體情況,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統發展的規律,為企業建立起計算機化的信息系統。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開發出一套適合于現代企業管理要求的應用軟件系統。 162.系統開發的特點: (1)復雜性高 (2)集體的創造性活動 (3)質量要求高 (4)產品是無形的 (5)歷史短,經驗不足 163.系統工程:是為了合理地進行開發、設計和運用系統而采用的思想、步驟、組織和方法的總稱。 164.系統開發的指導原則: (1)系統的目的性 (2)系統的整體性 (3)系統的相關性 (4)系統的環境適應性 (5)工作成果文檔化,圖表規范化 165.文檔的重要作用:(2007.10考過簡答) (1)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各種調查分析的結果和設計的技術細節必須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以供查閱和核對。 (2)開發人員之間、開發人員與用戶之間,可利用書面的、超越各自專業的共同語言——文檔的形式有效地進行交流。 (3)系統開發要經過一定的過程,后一階段的工作要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也就是在前期工作文檔的基礎上進行。 166.生命周期:廣義地說,任何系統均有其發生、發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換代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系統的生命周期。 167.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主要任務: (1)系統分析——提出新系統的邏輯模型。 (2)系統設計——確定新系統的物理模型。 (3)系統實施——按照物理模型實現應用軟件的編制和測試、系統試運行、系統切換、系統交付使用以及運行后的系統維護和評價等工作。 168.生命周期法的主要優點: (1)強調系統的整體性、全局性。 (2)嚴格區分工作階段。 (3)有利于整個項目的管理與控制。 169.生命周期法的缺點: (1)難以準確定義用戶需求。 (2)開發周期長,難以適應環境變化。 170.原型法:首先由用戶與系統分析設計人員合作,在短期內定義用戶的基本需求,開發出一個功能不十分完善、實驗性的、簡易的應用軟件系統的基本框架,稱之為原型。接著運行這個原型,再不斷評價和改進原型,使之逐步完善。 171.原型法開發過程: (1)確定用戶需求,進行總體規劃、可行性分析 (2)開發系統原型 (3)評價修改原型 (4)滿意——運行管理;不滿意——修改原型 172.原型法的優點: (1)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 (2)用戶參與積極性高 (3)開發周期短,使用靈活 173.對象:就是數據和操作的封裝通信單位。 174.消息:對象間的通信。 175.類:就是指一組具有相同結構、操作和約束條件的對象,對象類由“類說明”和“類實現”兩大部分組成。 176.類繼承機制:一個類的上層可以有超類,下層可以有子類,形成一種層次結構。一個類可以有多個超類,也可以有多個子類。超類是下層子類的概括,因此子類可以繼承超類的屬性、操作和約束規則,這就是類繼承機制。 177.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的作用: (1)能實現一個具有快速響應、專用資源和早期查錯功能的交互式開發環境。 (2)對系統開發和維護過程中各個環節實現自動化。 (3)通過強有力的圖形接口,實現直觀的程序設計。 178.自行開發的優點: (1)用戶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滿足。 (2)系統維護容易。 (3)可鍛煉本企業計算機開發應用的隊伍。 179.自行開發的缺點: (1)系統開發周期一般較長。 (2)難于擺脫本企業習慣的管理方式的影響,不易開發出一個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統。 (3)用于企業內部的開發費用高。 180.委托開發的優缺點: 優點:開發周期短;企業不必組織本企業的開發隊伍;如果選擇了好的開發單位,企業能密切配合系統開發管理工作,使之符合現代信息處理要求,則可開發出水平較高的系統。 缺點:委托開發由于要由軟件公司對企業的系統進行專門的開發,用于外部的費用很高;當企業管理發生變化或擴展時,系統維護工作困難。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8年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復習總結8 |
|
閱讀下一篇:08年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復習總結10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