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心理學(A類)考點簡編:第三章教育目標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1-12 15:55:55
第三章 教育目標與教師發展的心理分析
目的:本章主要是讓新進教師明白自己將要從事的事業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才可以為之奮斗終生。同時還要明白自己作為一個教師,在自己的心理該何去何從。
第一節 教育的目標與學生的全面發展
讓全世界的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觀的基本思想,也是教育的極終目標。
這個目標是最高的原則,仿佛啟明星指引著我們現實的教育目標。而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就得確定教育應該指出的價值觀。在這些價值觀的指引下,我們的教育觀才可以豎立起來,我們的教育目標才可以建立。
在日益明顯的全球化趨勢下,學校教育應該支持的價值觀:
1. 承認有社會責任的人權
2. 重視社會公正與民主參與決策與國家事務管理
3. 理解和寬容文化差異與多元化
4. 關心他人
5. 團結互助
6. 有事業心
7. 有創造性
8. 尊重包括那女平等在內的社會平等
9. 思想開放迎接變革
10. 對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有責任心
珍妮特.沃斯認為教學應該包括“三重四面”四個層面是:
1. 自尊 2.生活技能 3.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4.基本的學術能力、體能和技術能力
三重目的是:
1. 更快、更好、更輕松地學習有關技能與特定科目的知識
2. 培養學生學會酒瓶可以裝醋的本事,可以綜合地應用技能,知識和概念可以遷移到別的領域和地方
3. 培養學生關于個人的一些技能和相關態度并且可以輕松地應用到所有領域
本書觀點:教育在新紀元來臨前的最高目的是要求每個人有自我負責與自我計劃實現的能力。
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基點的教育目標包含以下三個支柱:
1. 讓學生學會認知 2.讓學生學會做事 3.關鍵的是要學生學會生存
布魯納的教育目標觀:
布魯納認為學校教育是文化賴以發展智力技能的一種特別重要的工具。 解讀:學校教育是一個工具,是用文化去發展學生智力和技能的工具。它包括五個方面的目標:
1. 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猜測未知世界,并且讓他們學會改進與彌補自己的發現和猜測,起碼要學會改進的可能性。讓他們明白這些發現和猜測是由價值的,讓他們認識這種價值。(這是我經常給我的學生說而被中國很多教師忽略的東西。我們的學生在沒有明確結論前大多不敢胡亂地猜測,就是說發散性思維嚴重不足。加強這個目的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我們國家學生創造力)
2. 應該培養學生用自己的思想去解答問題的信心。(個人覺得還應該加上習慣和能力。而這個目的也是我們現有的教育很缺乏的,我們的學生是善于背書的,但是很少有人說我自己如何認為,我如何設想。要是有學生這樣說往往會被教師與同學恥笑。你算什么東西,也敢于在故人面前說你是如何設想的?妄自菲薄,真是淺薄得可愛。而我覺得淺薄也比渾濁和油滑來的強。淺薄可以深厚,而渾濁和油滑就很麻煩了。)
3. 第三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我推進力,培養和提高他們獨立應用各種題材來完成自我構建的任務。(我給中小學生的家長說作文是學習之寶,作文弄好了一切都可以弄好,就是基于這個原理。因為作文就是學生自我的推進以及自我運用題材的構建。當然,還不止于此了。)
4. 要讓學生“經濟地使用思想”。(我認為這就是要求學生自我地區發現現象之間的聯系,發現這些聯系的類別,在一般的聯系中發現根本的聯系也就是規律性的聯系。而其中經濟的意思就是要學會簡單明了地運用自己的思想。)
5. 要去發展學生智慧層面的忠誠。(這里的忠誠,我看應該理解為習慣更好,就是習慣科學的方法與思維和模式。)
本人對本書點評的點評:學校應該教會學生參加社會生活的愿望與能力,讓他們擁有核心的根本價值體系。而布魯納僅僅將學生與伙伴的融洽相處進行強調,而不從社會的角度去發展學生的社會價值觀。這點不好。(本書點評見P65)
布魯納重視的是能力,是思維方式,而不是記住一些簡單的結論和做一些特定的行為。布魯納更加強調信心和知識的關系。對信念十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