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模擬真題九:節能減排問題 一、給定材料 1、近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辦法》顯示,今年中央財政將安排70億元用于支持企業節能技術改造。 《辦法》規定,對十大重點節能工程范圍內的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實行“以獎代補”新機制,按改造后實際取得的節能量給予獎勵,多節能,多獎勵。 這十大工程包括: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工程;區域熱電聯產工程;余熱余壓利用工程;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電機系統節能工程;能量系統優化工程;建筑節能工程;綠色照明工程;政府機構節能工程;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根據《辦法》,政府主要是對節能結果進行考核和獎勵,以新的機制確保政策實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建立節能報告、審計制度。凡是享受節能獎勵的企業都要將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能耗和預計取得的節能量向政府報告,由政府委托專門的節能量審核機構對企業節能報告進行審計,保證節能量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二是明確企業的節能責任。凡是享受獎勵的企業必須按規定要求完成節能目標。政府要對結果進行考核,對不能完成節能目標的企業,要采取扣回節能獎勵資金等經濟處罰措施。 三是分清中央和地方政府責任。中央財政主要支持做好基礎性工作,并對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中的節能量超過1萬噸標準煤的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給予獎勵,獎勵標準為項目改造后每形成1噸標煤節約能力,東部獎勵200元,中西部獎勵250元。 為調動企業積極性,對符合獎勵條件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辦法》按企業報告節能量先預撥60%的獎勵資金,等項目完成后,再根據審計的節能量進行清算。《辦法》同時要求地方政府要切實負起節能工作的各項責任,并安排必要的資金予以支持。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保證《辦法》全面順利實施,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制定《節能量確定和監測辦法》、《節能量審核指南》、《節能量審核機構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企業節能新機制。 自今年8月1日起,上調鉛鋅礦石、銅礦石和鎢礦石的資源稅。這是自我國1994年開征資源稅以來,第一次大幅度調整這三類礦石的資源稅。資源稅的大幅調整,對擁有上游礦產資源的企業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今年初以來,國家取消了553項“兩高一資”商品的出口退稅,降低了2268項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對鋼坯、焦炭等142項“兩高一資”商品加征或開征出口暫定關稅。下調出口退稅率可以直接抑制過剩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減少資源浪費和污染。 環保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7月份聯合出臺《關于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要求對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企業嚴控貸款,已經貸了的要及早追回。相對于環保和控制信貸風險,此番舉動更重要的背景是,落實節能減排的宏觀調控目標。 2、節約能源、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是轉變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徹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為此,“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但2006年和今年一季度,全國沒能完成確定的節能降耗和污染物減排的指標。 目前存在的問題還很嚴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把GDP增長作為硬任務,把節能減排作為軟指標,特別是一些市(地)和縣(市)還不夠重視,還沒有制訂節能減排總體性方案,責任不夠明確,措施也不夠具體。 淘汰落后鋼鐵、有色、水泥產能工作正在推進之中外,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等落后產能淘汰工作起步晚,進展遲緩;淘汰不徹底。 今年計劃現有燃煤機組脫硫設施投運3500萬千瓦、設市城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00萬噸/日(不含原有污水處理廠增加處理水量),但上半年分別僅完成31%、25%。 鼓勵研發、生產和使用節能環保產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產品的財政稅收政策還不完善,影響節能環保技術、設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 資源性產品的前期開發成本、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資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沒有在價格中得到充分體現,企業開發利用資源的外部成本沒有內部化。 現有環境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弱,環保部門缺乏強制執行權。有的地方政府保護環境違法企業,干擾環境執法。 能源計量、統計等基礎工作嚴重滯后,能耗和污染物減排統計制度不完善,有些統計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差。 3、溫家寶總理4月27日在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必須把節能減排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重點,作為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在國家宏觀調控指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節能減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能源消耗高、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進展緩慢等問題,特別是今年以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生產增長過快,產品出口大幅增加,投資有所反彈,節能減排形勢嚴峻。這些問題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視,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痛下決心,解決存在的問題。 節能減排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的現實、有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各地區各部門必須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重點,全面落實國務院電視電話會議提出的各項政策措施,把節能減排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要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2006年節能減排目標未能完成,主要原因之一是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服務業比重較低,重工業特別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依然偏快,很多本應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還沒有退出市場。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以及高耗能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面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加快推進技術進步,支持循環經濟發展,調整產品結構。 加強行業準入管理,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各地區及相關部門要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堅決清理糾正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優惠政策,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項目。對那些違規通過減免稅和地價、電價優惠等各項政策招商引資、盲目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的,要予以通報批評并在媒體上曝光。有關部門要以行業準入條件為依據,切實盡到嚴格把關的責任。 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各地及相關部門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對已經明令淘汰的小鋼鐵、土焦、改良焦等落后產能要堅決淘汰,杜絕小水泥、小電解鋁等項目的死灰復燃。同時,研究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確保落后生產能力的淘汰和產業結構的優化。 切實加強法制建設,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和污染源的經常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嚴肅處理一批嚴重違反國家能源管理和環保法律法規的典型案件,追究有關人員和領導者的責任。 節能減排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具有極其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下大力氣,下真工夫,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履行政府向人民的莊嚴承諾。 4、《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到201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萬噸減少到2295萬噸,化學需氧量(COD)由1414萬噸減少到1273萬噸;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實現上述主要目標,要求我們必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調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實責任、強化監管,加強宣傳、提高意識,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動員全社會力量,扎實做好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申論要求 1、根據材料提供的內容,提出我省加快節能減排的綜合方案。(1000字,40分) 2、就如何認識節能減排展開論述,寫一篇1200字的議論文,60分。 三、作答提示 1、我省加快節能減排的綜合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到201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噸減少到2259噸,化學需氧量由1414萬噸減少到1273萬噸,全國高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的目標,特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快節能減排綜合方案》。 實現以上目標,要求我們必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調整存量,扎實做好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一、要有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一是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二是完善促進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鼓勵發展低耗能、低污染的先進生產能力。三是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穩步發燕尾服替代能源,。四是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第二、全面實施重點工,要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 第三、加快發展循環經濟,不斷創新模式。 第四、加快發展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和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 第五、強化責任,加強節能減排管理。 第六、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一是加快完善節能減排法律法規體系,提高處罰標準,切實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二是完善節能和環保標準,嚴格節能減排執法監督檢查。三是整合現有資源,建立健全節能監管監察體制,加強節能環保管理能力建設。 第七、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完善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 各級政府必須把節能減排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重點,作為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2、節能減排,科學發展 近年來,在國家宏觀調控指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節能減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能源消耗高、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進展緩慢等問題,特別是今年以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為五筆型產增長過快,產品出口產品大幅增加,投資有所反彈,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各級政府切實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節能減排工作落實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把GDP增長作為硬任務,把節能減排作為軟指標,特別是一些地方還思想上還不夠重視,還沒有制訂節能減排的總體方案,責任不夠明確,措施不夠具體。 第二、淘汰落后鋼鐵、有色、水泥產能工作正在推進之中外,造紙、酒精、味精、檸蒙酸等落后產能淘汰工作起晚,進展遲緩;淘汰不徹底。 第三、鼓勵研發、生產和使用節能環保產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產品的財政稅收政策還不完善,影響節能環保技術、設備、產地的研發和推廣。 第四、現有環境法律法規行為處罰力度弱,環保部門缺乏強制執行權。有的地方政府保護環境違法企業,干擾環境執法。 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各級政府要切實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發展觀,把節能減排工作放在頭等重要要位置,抓緊抓好。同時要把節能減排工作指標納入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體系,使各級政府官員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引起高度重視,自覺把節能減排工作作好。 其次,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各地及相關部門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對已經明令淘汰的小鋼鐵、土焦、改良焦等落后產能要堅決淘汰,杜絕小水泥、小電解鋁等項目的死灰復燃。 再次,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面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加快推進技術進步,支持循環經濟發展,調整產品結構。加強行業準入管理,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 最后,切實加強法制建設,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和污染源的經常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一些嚴重違反國家能源管理和環保法律法規的典型案件,追究有關人員和領導者的責任。 節約能源、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是轉變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徹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要求各級政府切實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中央政府提出的節能減排的目標,為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的社會做出貢獻。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趙桂萍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真題及其作答(八) |
|
閱讀下一篇:2009年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真題及其作答(十)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