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前夕,一場燃煤供熱價格調整聽證會引起蘭州市民的廣泛關注———在蘭州市供熱管理辦公室提出的申請方案中,居民住宅燃煤供熱價格擬漲至每月每平方米6.02元,提價幅度達115%。 頓時關于“暖氣費漲價”的話題成了長假期間備受蘭州市民關注的焦點。暖氣費該不該漲?究竟漲多少合適?政府應如何補貼?諸多疑問,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議.陣陣猜測聲中,10月6日、7日,蘭州市接連召開會議,最終敲定供暖價格上調幅度…… 供暖漲幅50% . 10月6日,蘭州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上,根據蘭州市工農業產品成本調查隊核算數據———2008年至2009年采暖期燃煤鍋爐房供熱綜合成本價為4.93元/月.平方米,蘭州市發改委就燃煤供熱價格調整提出了三套方案。三套方案中,住宅供熱價格分別為5.08元/月.平方米、4.2元/月.平方米、3.8元/月.平方米。在綜合考慮全市居民收入和承受能力、市級財政對于供熱補貼的支撐能力、供熱企業消化增加成本的能力等因素后,會議原則通過了第二套提價方案,并同意二、三、四類供熱調價幅度適當高于一類價格,同時熱電聯產供熱價格仍與燃煤供熱價格執行同一標準。此外,供熱時段暫時調整為4個半月,即今年11月5日起開始供暖至明年3月20日停止供暖,如遇大寒天氣,政府有權決定提前或延長供熱期,并按照今冬執行情況,決定最終供熱時段。10月7日,蘭州市召開供熱工作會議,市物價局正式向社會公布最終確定的燃煤供熱價格。調整后的四類熱價平均上漲金額1.95元,平均漲幅53.75%。四類價格分別為: 一類:住宅,從2.8元/月.平方米提高到4.2元/月.平方米,上調1.40元,調整幅度50%;二類:辦公、教學、醫院,從3.3元/月.平方米提高到5.1元/月.平方米,上調1.8元,調整幅度55%;三類:賓館、飯店、招待所,從3.9元/月.平方米提高到6元/月.平方米,上調2.1元,調整幅度54%;四類:商業營業性用房、廠房、禮堂,從4.5元/月.平方米提高到7元/月.平方米,上調2.5元,調整幅度56%。 大多數市民認為,今年蘭州的供熱漲價幅度太大,這樣就會超過低收入和下崗失業人員的承受力度,還可能導致繳費率進一步下降。10月7日,在蘭州市供熱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隨著燃煤取暖費上漲,為平衡蘭州市供熱價格,蘭州市將上調天然氣供熱價格,該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引起了廣大天然氣供熱用戶的強烈反對,不少市民認為燃煤取暖費漲價的直接原因是煤價大幅攀升造成的,而在天然氣價格并沒有上漲的情況下,僅為了平衡供熱價格而調整天然氣供熱價格,難令人信服且違背市場規律。就此,不少市民質疑:作為公益事業的天然氣供熱也來“搭車漲價”,公益將從何談起? “我們小區是天然氣集中供熱,3年來供熱費都是以3.3元/月?平方米交的,比燃煤供熱價格2.8元/月?平方米要高5角錢,如果按100平方米來計算,每年要多掏250元,因此,每年的供熱費是家里不小的一筆開支,如今燃煤供熱價格上調,作為天然氣供熱用戶而言,原以為可以避免因此增加的取暖開支,沒想到在天然氣沒漲價的前提下天然氣供熱價格還是要漲,這究竟是什么道理?難道使用天然氣供熱就要始終比燃煤供熱要多掏錢?”使用天然氣供熱的姚先生氣憤地說。 據記者了解,安寧科教城等許多新建的小區都使用天然氣集中供熱,而且供熱價格高、室內溫度不達標一直是新建小區供熱站與居民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一,如今燃煤供熱費用上漲要牽動天然氣供熱價格上漲的消息一時讓大多天然氣供熱用戶無法接受。“天然氣價格并沒有上漲,其供熱價格憑啥上漲?”家住科教城的李先生的疑問頗具代表性。“若天然氣供熱價格不能與燃煤供熱價格同步調整,會有部分原燃煤供熱用戶要求改為天然氣供熱,由于供氣無法保障,天然氣的供需矛盾將進一步激化。”就為什么天然氣供熱價格要“搭”燃煤供熱價格上漲的“車”漲價,政府部門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供熱鍋爐要煤改氣,控制權在燃氣公司而不在供熱站,既然怕供氣無法保障,只要燃氣公司不審批現有供熱鍋爐的煤改氣,就不會出現原燃煤供熱用戶要求改為天然氣供熱的現象,也就不會激化天然氣的供需矛盾。”一位市民打進本報熱線很有見地地說。“燃煤取暖費的上漲原因很明確就是煤價上漲,可是不能因為燃煤取暖費上漲就上調天然氣供熱價格,讓燒天然氣的用戶也來多掏錢,這違背了城市供熱這一公益事業的初衷。”市民劉海如是說。“今冬燃煤價格攀升,政府推出各種措施予以補貼,可是作為天然氣供熱用戶這一群體誰來關注?政府是否也應該采取一些補貼辦法,而不是趁燃煤取暖費上漲而提高天然氣供熱價格?”天然氣用戶黃先生對此提出質疑。 就燃煤取暖費上漲后,政府擬上調天然氣供熱價格究竟合不合理?甘肅省經濟研究院魏立橋院長就此表示,基本提價的要素是成本的增加,而燃煤取暖費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煤價的上漲,其成本增加。而目前天然氣供熱價格在天然氣價格沒有上漲的前提下,將以“平衡熱價”而上調,這就違背了定價的基本原則。目前,煤價上漲許多市內供熱站在保本經營,政府還將對此進行補貼,而天然氣供熱占城市用戶比例越來越大,政府也應該予以補貼才對,而不是在沒有充足理由的前提下“搭車漲價”。今年以來,隨著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供熱成本增加,蘭州市供熱行業出現價格與成本倒掛,絕大部分企業虧損經營的現狀。鑒于此,蘭州市建委提出了“蘭州市燃煤供熱價格調整方案”。28日上午,蘭州市燃煤供熱價格調整聽證會如期舉行,由消費者、經營者、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人員組成的22位代表“唇槍舌戰”,就今冬燃煤供暖價格漲還是不漲發表了觀點。 還有一個月,就到了供暖期。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供熱因為煤、水、電等主要供熱成本上升因素而受到了影響。漲價,這是老百姓最不愿意聽到的消息。那么,今年的熱價是不是非漲不可呢?究竟要漲多少?蘭州市供熱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宗效金在陳述申請時表明,居民供熱價格將由現行2.8元/月?平方米調整到6.02元/月?平方米,漲幅115%。宗效金說,現行城市供熱價格是根據2003年的成本狀況測算的。近些年,煤、水、電、人工工資、維修材料等主要供熱成本項目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截至2008年7月20日每噸原煤運到供熱單位為550元,漲幅達到257%;每度電為0.7374元,上漲幅度49.3%;每噸水為2.45元,上漲幅度145%。燃煤炭價格僅2008年1月-7月20日就上漲到每噸550元左右,漲幅達120%。可以說,現行供熱價格水平偏低,供熱企業全面虧損,已達到無法運行的地步。 “據我們調查測算,蘭州市目前燃煤鍋爐供熱部分,按100%的收繳率計算,成本為5.22元/月?平方米。按目前燃煤供熱企業實際平均收繳率93.37%計算,成本應為5.59元/月?平方米。”宗效金分析,蘭州市現行價格水平在全國比較來看相對較低。就西北五省區比較,每月每平方米西安4元、西寧2.8元,蘭州也較低。 宗效金說,除了實際成本以外,還有一些因政策調整而增加的成本因素。比如省人大頒布的《蘭州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用戶室內溫度晝夜不低于18攝氏度。“僅此一項,供熱成本上升8%左右,每月每平方米增加0.26元。”此外,據《物業管理條例》中相關規定,熱費收繳和維修到戶的供熱企業需要承擔原物業管理部門和各單位負責的庭院管網和樓房供熱設施的維護工作,而房改以后原規定是熱源圍墻外1.5米處到樓前的用戶管網因沒有產權單位而無人管理,由供熱單位管理,由此將增加供熱企業的收費和維修管理成本,據測定每月每平方米將增加成本0.20元左右。 聽證會現場,冬季供熱價格上漲的費用該由誰來埋單?低收入群體怎么辦?……針對這些焦點問題,消費者、經營者、專家在昨日舉行的聽證會上展開了熱議。經營者認為,供熱價格上漲勢在必行。而在聽證代表總人數中占三分之一的消費者代表對100%以上的漲幅堅決抵制,認為熱價成本上漲的差價不能由老百姓全部承擔。蘭州市供熱管理辦公室曾提出依據蘭州市居民的實際支付能力確定居民能夠承受的熱價,中間差價由政府進行補貼。不少聽證代表提出質疑,政府補貼一事至今沒有得到確定,過早的把這一條加入熱價必漲的“砝碼”顯然是不妥當的。在召開聽證會之前,市物價局邀請蘭州市工農業產品成本調查隊對市建委《關于調整蘭州市燃煤供熱價格的請示》進行了成本監審。該調查隊從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對蘭州靜安物業管理公司等11家燃煤供熱單位2005-2008年供熱成本進行了監審。 按照核算,2007-2008年采暖期燃煤供熱總成本為9310.58萬元,單位面積成本3.27元/月?平方米。 監審部門還針對煤價上漲等因素對2008-2009年采暖期的供熱成本進行了測算。在測算時,蘭州市工農業產品成本調查隊混煤價格依據市物價局與市供熱辦聯合采集的今年8月21日由靖遠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布的數據為準,采用三個礦區混煤平均價456.67元/噸,加運費60元/噸,最終混煤到供熱站價格為516.67元/噸。2001-2002年采暖期煤炭平均價格為149.4元/噸,2007-2008年上漲97.57%。電費比上個采暖期的0.6017元/千瓦時上漲20.87%。其他還有室外管網維護費、人員工資上調等因素。 蘭州市供熱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宗效金:城市供暖價格應當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定價原則來考慮。本次供熱價格按成本加微利核定為(5.59元+0.26元)×(1+3%)+(0.1元+0.2元),即由現行平均價格3.625元/月?平方米調整為6.33元/月?平方米。具體調整為:第一類:6.02元/月?平方米;第二類:6.62元/月?平方米;第三類:7.83元/月?平方米;第四類:9.03元/月?平方米。分別比現行熱價上調115%,100.6%,100.71%,100.67%。 我們可以算一筆賬,如果按每戶居民70平方米計算,熱價由現行2.8元/月?平方米調整到6.02元/月?平方米,采暖費支出將由現在的每戶980元上升到2107元。 聽證會現場,市政協委員、注冊會計師張萍:成本核算不夠科學,按照專業角度看,還有一些疏漏。另外,對于上調因素是否合理、時機是否合適都有待進一步考證。比如,許多大型國有企業剛剛置換完身份,每月僅有600-1000元的收入,能否承擔漲價,也應考慮進去。 蘭州大學法學院汪振江:在供熱成本核算時缺乏科學性。比如,所有核算數據都由供熱單位單方面所提供,缺乏客觀、公正。而且,所有數據都是在天氣最熱的時候做的,影響對數據的進一步核實。 企業職工韓進軍:在參加聽證會之前,我做過一項調查,有70%的消費者認為熱價漲幅不能超過15%。不少老房子的用戶提出,以往計算供熱面積時,過道、陽臺等實際沒有供暖的面積也都算進去了,熱價上漲后,供熱面積如何核算都應該公開、透明化,更加科學一些。另外,一些退休職工的采暖補助目前還是140元,下崗職工是120元,政府應該及時調整,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聽證代表認為停暖的時間可以提前一個月,讓老百姓負擔輕一些。不管怎么說,蘭州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熱價調整幅度最好控制在15%以內。市消協秘書長房青州:聽證會不是表決會,是要反映民意,讓政府部門做出合理、科學的決策。消費者應打消“逢聽必漲”的顧慮。近些年,供熱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其中包括取暖費的收繳、室內溫度的標準等一系列問題。成本合算最好能公示一下,讓廣大消費者了解企業實際的虧損額度。在蘭州,也有很多低收入者,工資收入仍跟不上物價上漲的水平。因此,熱價調整幅度應該控制在10%-15%之間。開一次聽證會還不夠 皋蘭路街道韻晨曦:今年部分食品漲價了,如果熱價再大幅上漲,收入在七八百元的人就難以接受了。供暖問題開一次聽證會是不夠的,應該讓聽證代表再深入供暖企業多了解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市發改委馬慧珍:漲幅達115%太高。2007年,蘭州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國靠后,收入平均增速遠遠低于全國水平。蘭州居民收入水平的低下與熱價的大幅上升有些失衡。供熱成本的上漲應該由政府、企業、消費者個人3方來共同承擔。這樣才能體現出供暖的公益性。熱價上漲質量誰保證 .蘭州日報社汪世偉:供暖有很多“售后服務”需要保障,比如供暖后的室內溫度、收費等問題。供熱價格上漲后,消費者繳的錢多了,但服務質量如何保證呢?作為新聞工作者,每年都能遇到有關供暖的投訴,而且從來都沒有中斷過,說明供熱企業在供暖服務方面還有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供熱單位要通過推行“分戶計量”、加強管理等措施提高供熱質量。 市民政局羅保平(本人未到場,由代理人陳述):全市有低保戶11.4萬人,占總人口6%。對于低保戶,熱價上漲后必須落實相關減免措施,建議仍收取2.8元,財政補貼要及時到位。 低保戶代表彭寶嘉:目前,財政給低保戶的采暖補貼是100元,熱價上漲后,如果財政補貼不及時、不到位,將給低保戶帶來新的困難,繳不起費只能生爐子。 市財政局陸愛華:2003年以來,供熱收費沒有納入納入稅費管理的序列,財政部門采取的只是提供票據的管理方式。5年來,市級財政補貼現行的熱價約5326萬元。財政部門將積極地向中央和省級財政申請資金,補貼和支持供熱企業和低收入者。安寧區行業聽證代表:今秋規定,學校免除了學生的學雜費,其中包括向學生收取的采暖費。原來國家每個學生補貼46元,是每平方米3.3元的時候,其余均是靠學雜費里的采暖費補貼。現在學校的采暖費就成了大問題。目前,企業學校移交地方后,教師的采暖補助還實行的392元,這與目前的熱價相差太大,亟待解決。借聽證會之際,聽證代表提出建議政府部門加大對供熱企業的監管力度,避免類似一戶欠費整幢樓停暖、室內溫度達不到18攝氏度、供暖時間不及時等問題再發生。另外,建議政府部門出臺干預制度,對熱價限定一個最高價格。同時,在整個蘭州市還存在集中供熱普及率較低,熱電聯產發展緩慢,規模小,調控能力弱,全市供熱行業的熱費收繳率還不高,管理粗放等諸多問題,建議供熱企業能加強企業管理,進一步提高熱費收繳率,降低運營成本,更好地為全市人民服務.有聽證代表提出,對于低保戶、殘疾人、下崗職工、離退休職工等弱勢群體的供熱價格最好不要上漲,以免增加他們生活的負擔,使其生活質量下降。 秋葉紛飛,天氣漸寒,當蘭州人暢想在溫暖的房間里度過一個美好冬天的時候,大幅的供熱價格上調突然牽動了許多人的神經。開栓在即,無錢購煤,舉步維艱的供熱企業也開始為燃煤發愁。 冬季供熱,關系千家萬戶,關系每個供熱企業,當政府試圖通過傳統的調價手段來穩定供暖時,其效果并非像一劑良藥立竿見影,反而緊張了各方神經。冬季供熱是否還有更好藥方執行了5年的蘭州市燃煤及熱電聯產供熱價格近日進行了調整,其中,令廣大用戶最為關心的一類建筑面積(住宅),由原來的每月每平方米2.8元,調到了每月每平方米4.2元,漲幅為50%“供熱價格如果不做調整,將直接影響到今冬的正常供暖。”這是蘭州市建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態,原因是煤炭價格暴漲,水、電等也上漲,直接造成了供熱企業嚴重的成本倒掛為了使供熱價格調整公正、透明、合理,在公布正式的調價方案前,蘭州市供熱管理辦公室提出了申請方案,蘭州市工農業產品成本調查隊進行了成本監審,蘭州市物價局主持召開了價格聽證會,蘭州市政府舉行常務會進行了專門研究,并召開了全市供熱工作會議進行通報.從準備工作到調價程序看,各方面都已十分充分,調價也有理有據。與2003年調價時相比,在蘭州市,水價由1元/噸調整到了2.45元/噸;電價由0.494元/度調整到了0.737元/度。特別是煤炭價格由2007年以前的小幅上揚,到今年出現了暴漲,上漲了235.5%,并且截至目前漲幅沒有放緩的跡象。在日前召開的蘭州市供熱工作會議上,蘭州市將這一已經通過的供熱價格進行了通報,除一類建筑面積(住宅)外,二類建筑面積(辦公、教學、醫院)、三類建筑面積(賓館、飯店、招待所)、四類建筑面積(商業性用房、廠房、禮堂)等也都要做相應的調價,漲幅都另外,為了緩解供熱矛盾,蘭州市決定將原來執行多年的采暖期5個月,調整為4個半月。調價之后,為了避免低收入群體受到影響,確保溫暖過冬,蘭州市政府明確表示,價格上漲后的差額部分由政府財政全額實行補貼.由于此次供熱價格調整,把負擔主要轉移到了用戶身上,從調價前到調價后,許多人密切關注,神經緊張,認為漲幅太大,對于蘭州市這樣一個居民收入不太高的城市,許多家庭表示難以承受。 “沒想到供熱價格一下子會漲這么多。”住在蘭州市慶陽路12號的楊玉霞老人從廣播上一聽到蘭州新調整供熱價格后,就開始長嘆氣,她家60平方米的房子,一個冬天就得交暖氣費1134元,比漲前要多交378元,而她一個月的退休工資才800多元,這是母女倆唯一的生活來源。讓她發愁的不光是供熱費從何而來,更主要的是,如果大家的費用都收不齊,他們整棟樓又要繼續挨凍。因為欠費,他們位于蘭州市慶陽路12號的樓房,已經經歷了10年“無暖”。今年,在楊玉霞和其他兩位老人的帶動下,81戶住戶掏錢“自救”,維修了老化管道,供熱站免去了原有欠費,眼看千辛萬苦的努力有了結果,卻被供熱價格大幅上調搞得不知所措,許多人又準備燒煤爐.作為此次調價的直接受益方,由于調價無法徹底解決成本倒掛,供熱企業實際上也十分不滿。一方面他們認為調價幅度過小,仍解決不了供熱價格與供熱成本倒掛;另一方面認為,價格上漲不一定是好事,反而增加了熱費收繳難度,直接影響到資金來源和煤炭儲備。 根據蘭州市工農業產品成本調查隊的測算,2008至2009采暖期蘭州燃煤供熱每月每平方米成本為5.08元。對于調價后仍存在的成本倒掛部分,蘭州市政府表示,將由政府全額補貼,但由于具體的補貼方案尚未出臺,補貼能否到位,許多供熱企業仍持觀望和懷疑態度。“供熱價格上調,暫時能緩解一下供熱價格與供熱成本倒掛的矛盾,但由于蘭州市居民收入不高,僅去年我們供熱站未收回的欠費就有60多萬元,調價后熱費收繳難度肯定會進一步加大,反而影響資金周轉,而政府補貼能否落實,我們心里根本沒底。”蘭州市王家莊地區集中供熱站站長劉新水說。當前,讓供熱企業發愁的不光是虧損問題,更主要是開栓在即,卻無有效儲煤,而且資金也沒有著落,“燃煤之急”和資金之困讓他們十分著急。“由于虧損嚴重,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沒資金購煤,即便是想方沒法短期內能開栓供熱,如果資金保障問題解決不了,根本就無法連續供熱。”蘭州市小稍門外供熱站站長劉宗義說。蘭州市供熱管理辦公室黨總支書記宗效金介紹,蘭州市集中聯片燃煤鍋爐房一個采暖期共需燃煤150萬噸,往年10月上旬,已儲煤70%左右,而今年儲煤只有10%左右,形勢相當嚴峻。截至目前,蘭州市近郊四區房屋面積9572萬平方米,在冊鍋爐房1036座,已供熱房屋面積6199萬平方米,其中燃煤供熱面積4939萬平方米,熱電聯產供熱面積955萬平方米,天然氣供熱面積305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為33%。離開栓供熱已不足一個月,為了解決供熱企業的“燃煤之急”,除了調價之外,蘭州市還試圖通過提供小額貸款、開辟供熱綠色通道等來保障今冬供暖。 在日前召開的蘭州市供熱工作會議上,蘭州市建委主任宋智虎也表示,盡管蘭州市政府對供熱價格已做了調整,但受煤炭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供熱企業儲煤嚴重不足,今冬供熱依然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形勢。就蘭州供熱矛盾而言,當前最主要的不是服務和供暖質量的確保,而是供熱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熱費的順利收繳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蘭州市歷年供熱欠費多達1億元以上,許多人都認為,此次調價勢必造成熱費收繳難度增大。許多供熱企業認為,單純供熱價格調整無法解決因為煤炭等上漲導致的供熱企業成本增加,反而因價格調整增大熱費收繳難度,要從長遠上解決供熱矛盾,首先要解決供熱企業的發展問題,特別是導致成本增加的“燃煤”之困。劉新水建議,政府與其調整供熱價格,不如直接向供熱企業發放煤炭補貼,一方面可直接緩解供熱企業成本負擔,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因熱費上漲而加重居民生活負擔。對于供熱企業分散的煤炭供應,政府可實施集中采購,這樣既可以降低價格,又可以保證質量。由于購煤費用占到熱成本的65%左右,劉宗義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供熱企業的燃煤問題,還需要政府采取積極的價格干預,不能再讓煤炭瘋狂漲下去。對此,宗效金也有同樣的認識,他建議像電煤一樣,政府對熱煤也要限價,這需要中央政府出臺政策。 此外,宗效金還建議,像蘭州這樣的西部省會城市,應早日建立供熱保證金制度,資金來源可從政府財政資金、供熱企業收繳的熱費等多方面籌措,有了一個專門的資金之后,就可從容應對因成本上漲等導致的供熱矛盾。日前,鄭州市物價部門傳出消息:該市供暖企業正在醞釀漲價,為此將擇日召開聽證會對其調價方案進行討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從對聽證會會否變成“漲價會”的擔心到消費者代表要求查看供暖企業家底,從對比鄭州市和外地城市供暖價格到指責供暖溫度不達標和服務質量差,供暖企業轉眼陷入爭議的漩渦。 鄭州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認為,今冬熱力調價受到高度關注的一個原因在于,從2005年9月進行熱力調價后,因CPI指數過高等原因,鄭州市除在2007年進行過一次出租車價格調整聽證會外,再無其它調價措施。而集中供暖涉及廣大消費者利益,事隔3年再次提價,勢必引起社會各方面高度關注。 北京市政府決定,今冬采暖季居民供暖不漲價,針對供熱原料煤炭價格和燃油價格大幅上漲,由北京市、區兩級財政拿出22億元對居民供暖實施補貼。今冬北京市供熱時間仍是11月15日。各供熱單位將從11月7日開始陸續點火試運行,確保11月15日居民室內的溫度達標。 作答要求: 1、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120字,15分。 2、圍繞價格上漲問題,各個方面的意見很多,請概括出來。250字,2 0分。 3、提出解決供暖價格上調以后政府采取的相應措施。300字,20分。 4、圍繞材料反映的問題或者采取的措施展開論述,寫一篇1000字的議論文。45分。 作答提示: 1、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是政府沒有解決好民生重要問題——熱暖漲價,沒有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將公益化的取暖市場化了。隨著燃煤價格大幅度上漲,全國許多地方的供暖提價聽證成為眾矢之的,引發了政府應該如何對待公益事業,進而如何保障民生的熱議。加大政府對公益事業的投入以保障民生,成為政府的必然選擇。 2、圍繞供熱價格上漲,各個方面意見很多,概括主要有三方面: 消費者:頂多漲價15%。供熱企業成本核算不科學,缺乏客觀、公正;供熱面積核算應公開,透明;對低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要加以保護;熱價調整幅度控制在10-15%之間。售后服務要提高,學校采暖費亟待解決;以及要對熱價有最高限價。推行“分戶計量”辦法等。 政府方面:綜合考慮多種化解因素,熱價由現行2.8元/月平方米調整到4.2元/月平方米;將采暖期由5個月縮短到4個半月;對低收入群體進行政府財政補貼。 供熱企業:居民供熱價由現行2.8元/月平方米提到6.02元/月平方米。煤炭價格飆升,現行熱價偏低,企業方面虧損已到無法運行的地步。 3、 (1)將供熱時段由原先的5個月縮至4個半月,以減輕居民負擔。 (2)為避免低收入群體受漲價影響,價格上漲后的差額部分由政府財政實行全額補貼。 (3)通過提供小額貸款,開辟供熱綠色通道保障供熱企業的“燃煤之急”。 (4)由中央政府出臺政策,像電煤一樣,政府對熱煤采取積極的價格干預措施,對熱煤價格實行最高限價。 (5)建立供熱保證金制度。由政府財政資金、供熱企業收繳的熱費等多方籌措,建立專門的保障資金,以從容應對成本上漲導致的供熱矛盾。 (6)由政府財政出資,對涉及國計民生的公益行業進行補貼。 4、 走出熱暖漲價的困境——政府才是公益事業的主導者 近幾年來,聽證會成了“漲價會”。“逢聽必漲”成為慣例,備受民眾詬病。供氣漲價、供水漲價、供電漲價、供熱漲價。理由無一例外,原材料漲價了。難道公益事業的成本漲價就該由民眾來埋單嗎? 以供熱漲價為例,供熱漲價的首要原因是煤炭價格上漲幅度過大,而煤炭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的稅收政策所致。因此,解決供熱漲價,進而解決公益事業中存在的種種不合理現象,政府的責任義不容辭。 政府要加大對教育、衛生、醫療、交通、水、電、暖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公益事業的投入,加大對公益行業的政策及經濟扶持,使公益事業真的益于公眾,使人民群眾確實享受到發展成果。 首先,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的持續發展,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了,人民群眾的錢包充實了,方能從容應對各種漲價,各種危機。 其次,要以人為本,切實關注民生。十七大提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產黨人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各級政府要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把關系國計民生的公益事業要當成大事切實抓好,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解決好關系人民切身利益的一切事。 最后,要加強責任政府建設。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各級政府要對各項公益事業進行科學籌劃,長運謀劃,增強決策的科學化、公開化、透明化。讓人民群人參與政府決策的每個環節。凡是群眾需要的,政府要不遺余力地辦;凡是群眾反對的,即使是好事,也要緩辦或不辦,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人民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溫家寶總理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供熱、供水、供氣、看似小事,實則小事不小,各級政府必須抓緊抓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