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6月中旬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部分地區相繼發生了嚴重的夏伏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顯示,截至9月1日,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1.2億畝,其中干枯3764萬畝;701萬人、379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重旱區主要為內蒙古、遼寧、河北、吉林、湖南、廣西等6個省區,一些地區出現50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經濟損失嚴重。 自然災害是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僅僅是自然因素,還有社會因素。雖然還沒有充分證據表明,此次的災情與生態環境惡化有必然聯系,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植被遭受破壞,自然蓄水能力差,導致水資源嚴重短缺,也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追逐眼前的經濟利益助長了人們的短視行為,客觀上“促成”了旱災的頻繁發生。 標準表述: 政策 旱情嚴重的直接原因是天災,但根本原因卻是人為因素。透視旱災,缺的不僅是水,也暴露出背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然薄弱、抗旱意識不強、水資源的粗放利用等問題。很多地方重工輕農、重商輕農,農業水利建設基本沒有投入,這是造成旱災如此嚴重的更重要的因素。 國家防總會同相關部委和受旱省份重點加強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加強對抗旱工作的組織指導,認真落實抗旱責任制。二是繼續強化抗旱水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指導旱區強化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加強對骨干水利工程的調度,千方百計擴大抗旱澆灌面積。三是繼續大力開展抗旱應急水源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地增建各類小型應急抗旱設施,增加機動抗旱設備的數量。四是繼續密切掌握旱情發展變化,加強旱情監測、分析、預測、預警等工作。五是繼續推進抗旱基礎工作,以《抗旱條例》宣貫為契機,抓緊研究制定抗旱油電和機具直補優惠政策,加強抗旱服務組織建設。 2009年2月8日溫家寶總理在河南農村視察明確指出,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業抗旱能力的要本之策,要加強控制性水源工程和應急性水源工程建設,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灌區配套改造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促進糧食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需要統籌考慮各種因素:首先,需要國家的支持,通過資金支持,鼓勵農民建立合作經濟社等方式進行政策性輔助;還需要市場的高效調節,市場的效率和競爭機制可以調節價格也可以保證農民的用水效率,也需要農民合作起來,實現鄉村社會基礎的重建和共同體維持,把鄉村水利供給的社會基礎筑牢。 抗旱減災是個系統工程,必須克服靠天等雨的意識和松懈麻痹的思想,實行科學規劃和綜合治理,才能提高長效應急抗旱減災能力。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既能增加機械、建材等的需求,拉動當前的經濟增長,又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發展的后勁,不論對當前還是長遠,都具有重要意義。要大幅度增加財政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政府主要投入大型工程和公益性設施,同時對農民建設小型農田設施進行補助和獎勵。”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申論考試熱點關鍵詞:污染事件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新大綱)申論熱點:保增長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