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熱點天天讀:“銀翹片”事件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9-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社會問題的背景】
(1)2010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以降低用藥風險”。據悉,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中有關維C銀翹片的病例報告數共計1885例,嚴重病例報告共計48例,無死亡報告。
(2)藥物治療給人類解除病痛,帶來幸福,但同樣也會給許多人造成藥害,引起后遺癥,甚至死亡。中國每年有250萬人因用藥或藥物不良反應致病住院,其中高達20萬人死于用藥不當。事實上,多數問題不在于藥物本身,而是選擇或使用過程中不當引起的。
一是部分企業誠信意識和守法意識淡薄;二是國內藥企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程度依然不高,為占據市場份額彼此惡性競爭。目前,我國5600多家藥廠生產的1萬多種藥品中,仿制藥占90%,處于藥品市場的中端和低端,它們的競爭武器是價格低廉。低價競爭迫使藥品生產企業最大限度壓低生產成本,爭取利潤空間。近年來,一方面各種原材料漲價,制藥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國家多次藥品降價,也使藥廠利潤不斷縮水。于是,為降低生產成本,一些企業縮減該有的操作程序,甚至偷工減料,有效成分低限投料,輔料也用最便宜的。而藥品是特殊商品,生產企業1%的疏忽,就可能對生命健康帶來100%的隱患。
(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問題近日引起公眾廣泛關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處副處長田春華今天接受中央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不會將維C銀翹片列為處方藥:
平常人們在感冒的時候,經常會服用維C銀翹片,醫生的處方中也常常能見到維C銀翹片的影子。那么在眾多感冒藥當中為什么只發布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提示?田春華表示,這是因為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提示在中西復方感冒藥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田春華:在我們日常監測過程中,我們覺得這個產品存在一些安全的隱患。那么當然這些安全隱患我們覺得它這個品種在感冒藥尤其是中西復方感冒藥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我們覺得需要進行發布這樣一個警示信息。在我們評估過程中,我們認為維C銀翹片的不良反應多數是由它的化學成分的已知不良反應構成的,但是我們在評估過程中也發現公眾甚至一些醫務工作者可能忽視其中含有的化學成分,這樣可能會帶來一些額外的風險。
維C銀翹片是一個非處方藥,公眾在藥店、醫院等地方很容易買到,那么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提示出來之后,國家藥監局會不會將非處方藥維C銀翹片規定為處方藥呢?田春華對此給予了否定回答:
田春華:目前我們還沒有這樣的考慮。因為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我們會根據這個產品的利益/風險分析、評估的情況,分不同的類別,采取不同的措施,主要的監管措施包括發布信息通報、修改說明書這樣不同的手段。目前我們信息通報主要是針對維C銀翹片的監管措施之一,我們還會繼續監測并評估這個產品的安全風險。
【核心觀點】
(1)這些年來,在食品、藥品安全上,大致經歷著這樣一個演進過程。往往是,先有患者求醫;爾后醫院類似病例增多,個別有良知的醫生向媒體吐露真言;接著,有良知的媒體報道相關病例;然后,一場轟轟烈烈的討論隨之開始。類似公共衛生危機中,公眾始終走在監管前。這一點,已被無數實例證明。然而這一次,我們終于看到監管走在了公眾之前。在公眾沒有集中注意、媒體沒有關注的情況下,相關方面主動發布通報,宣稱某種藥品存在安全風險,這是我們很少看到的,確實值得稱贊。
(2)中宜教育戴斌老師認為,我們應該讓監管部門的監管“觸角”永遠比公眾“觸角”更為靈敏。監管部門具備專業知識、專業設備,更容易發現問題;監管部門也有責任有義務監管市場,并及時作出市場提醒;就程序而言,監管部門無論是抽檢還是例檢,都應成為第一發現者。倘能做到這一點,并成為常態,相關方面必會贏得公眾更多的認可。
然而,回溯以往,有的是發現不了,有的是發現了不肯公布。具體分析,為何發現不了?有的是技術水平不夠,有的是工作責任心不強,有的是根本沒有監管。
為何不肯公布?有的是被相關方面的利益收買,有的自稱是為了維穩……種種原因,不一而足,但其中對民生的冷漠,對職責的懈怠,卻是不言而喻的。
(3)國家藥監局通報稱,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存在安全問題,建議不要長期使用。從輿論反饋看,這則應該完全出于善意的安全警示,傳達到民間,卻呈現出了尷尬而復雜的一面。比如有觀點認為,這則警示不但小題大做,而且背后可能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服務民生的權威公共安全示警,為何沒能得到公眾贊譽,甚至招來一些非議?
或許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政府職能部門在公共信息披露機制上的不健全,以及相關公共服務長期缺席的軟肋。中宜教育戴斌老師認為,國家藥監局作為行政機關,應該積極有效地發揮行政的主動性和親民性,將此類服務民生的信息披露作為一種常態,實際貫徹行政公開原則,讓公眾感受到行政的穩定性和確定力,進而增加對行政公信力的信心。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