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性傾向性的發展 (一)個性傾向性及其基本特征 個性傾向性是決定人對事物的態度和行為的動力系統,對一個人的心理與行為起著促進和引導的作用。學前期兒童個性傾向性的發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動機及興趣的發展方面。 個性傾向性有兩個基本特征,即積極性和選擇性。個性積極性使人以不同的態度和積極性去組織自己的行動。例如,當一個人的需要較強時,他的行為反應就會相應地較強;而當需要較弱時,行為反應的程度就會相對減弱;個性選擇性使人有目的、有選擇地對客觀世界進行反應。不同的需要會導致人選擇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 (二)幼兒需要和動機的發展 1.需要和動機的概念 需要是人腦對生理和社會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體驗為一種不滿足感,或者是有獲得某種對象和現象的必要感。需要是個性積極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兩種。動機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部動力。動機可能是意識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識到的。需要和動機既有聯系又有差別。 2.幼兒需要的發展 幼兒需要的發展遵循著一個規律,即年齡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導地位。幼兒期兒童的社會性需要逐漸增強。同時,需要的發展已經顯現出明顯的個性特點,比如:開始出現多層次、多維度的整體結構。 3.幼兒活動動機的發展 進入幼兒期以后,隨著兒童社會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發展,孩子的活動動機有了較大發展。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從動機互不相干到形成動機之間的主從關系;從直接、近景動機占優勢發展到間接、遠景動機占優勢;從外部動機占優勢到內部動機占優勢。 (三)幼兒興趣的發展 興趣是人積極地接近、認識和探究某種事物并與肯定情緒相聯系的心理傾向。興趣有三個特點:指向性、情緒性和動力性。興趣隨幼兒年齡發展而不斷分化和穩定。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