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考行測邏輯判斷解題技巧之突破口法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20 14:08:4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在每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都至少會出現一道分析推理類的題目,這類題目的題干給出的條件比較多,如果能夠迅速找出解題的突破口,那么就會很容易得出答案。
所謂突破口法,就是在讀比較復雜的題干時,迅速理清思路,快速找出解題的切入點的解題方法。如果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將大大簡化解題步驟,從而節約時間。
如何找突破口呢?它一般存在于題干比較特殊的條件中。在題干給出的若干條件或各選項中,如果有一個條件被反復提及,出現頻率明顯高于其他條件,或者通過某些條件能夠直接肯定或否定某些選項,則這就是解題的突破口。
下面結合例題來看一下突破口法在解題時是怎樣運用的:
【例題1】
甲乙丙丁四人的車分別為白色、銀色、藍色和紅色。在問到他們各自車的顏色時,甲說:“乙的車不是白色。”乙說:“丙的車是紅色的。”丙說:“丁的車不是藍色的。”丁說:“甲、乙、丙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車是紅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
如果丁說的是實話,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車是白色的,乙的車是銀色的
B。乙的車是藍色的,丙的車是紅色的
C。丙的車是白色的,丁的車是藍色的
D。丁的車是銀色的,甲的車是紅色的
【點撥】本題要求根據四人所說的話來判斷車的顏色的對應關系。根據說實話的人的車是紅色的,且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說實話,觀察甲、乙、丙的話,發現乙的話中提到了紅色,比較特殊,與已知條件有關,可以此為突破口。
【解析】顯然,乙不可能說實話,否則乙和丙的車都是紅色的,不符合題意;則可知丙的車不是紅色的,那么丙說的也不是實話,則丁的車是藍色的。所以說實話的是甲,甲的車是紅色的。由甲的話“乙的車不是白色”是實話,可知乙的車是銀色,則丙的車是白色的。因此,答案選C。
【例題2】
幾位同學對物理競賽的名次進行猜測。小鐘說:“小華第三,小任第五。”小華說:“小閩第五,小宮第四。”小任說:“小鐘第一,小閩第四。”小閩說:“小任第一,小華第二。”小宮說:“小鐘第三,小閩第四。”已知本次競賽沒有并列名次,并且每個名次都有人猜對。
那么,具體名次應該是( )。
A。小華第一、小鐘第二、小任第三、小閩第四、小宮第五
B。小閩第一、小任第二、小華第三、小宮第四、小鐘第五
C。小任第一、小華第二、小鐘第三、小宮第四、小閩第五
D。小任第一、小閩第二、小鐘第三、小宮第四、小華第五
【解析】首先根據題干所給信息找出突破口,由“每個名次都有人猜對”,結合題干所給條件中只有第二名出現一次,必然正確,即小華第二,因此,答案選C。
【例題3】
有紅、藍、黃、白、紫五種顏色的皮球,分別裝在五個盒子里。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測盒子里皮球的顏色。甲: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黃的。乙:第二盒是藍的,第四盒是紅的。丙:第一盒是紅的,第五盒是白的。丁:第三盒是藍的,第四盒是白的。戊:第二盒是黃的,第五盒是紫的。猜完之后打開盒子發現,每人都只猜對了一種,并且每盒都有一個人猜對。
由此可以推斷( )。
A。第一個盒子內的皮球是藍色的
B。第三個盒子內的皮球不是黃色的
C。第四個盒子內的皮球是白色的
D。第五個盒子內的皮球是紅色的
【解析】由題干可知:每個人都只猜對了一半,并且每盒都有一個人猜對。第一個盒子只有丙進行了猜測,因此肯定是正確的,即第一盒是紅的,那么丙的另半句就是錯的,即第五盒不是白的,斷定第五盒的只有丙和戊,丙的是錯的,則戊關于第五盒的斷定是對的,即第五盒是紫的,則第二盒不是黃的。根據第一盒是紅的,可以斷定第四盒不是紅的,因此乙斷定的第二盒是藍的是正確的,所以第三盒不是藍的,因此丁的話第四盒是白的就是正確的,因此,答案選C。
【例題4】
地理老師畫了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圖形,并給每個圖形編了代號,然后請五個同學上來每人認出兩個洲。同學們的回答都不一樣,甲:3是歐洲,2是美洲;乙:4是亞洲,2是大洋洲;丙:1是亞洲,5是非洲;丁:4是非洲,3是大洋洲;戊:2是歐洲,5是美洲。地理老師說:“你們每人對了一半。”
根據上述條件,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1是亞洲,2是歐洲 B.2是大洋洲,3是非洲
C.3是歐洲,4是非洲 D.4是美洲,5是非洲
【點撥】注意到甲和戊的話都是對歐洲和美洲的判斷。且戊的前半句話與甲的兩個判斷都矛盾,根據“每人對了一半”可知,戊的前半句話一定為假,則后半句話為真。
【解析】由戊的后半句話為真可知,5是美洲;甲的后半句話為假,前半句話為真,3是歐洲;丁的后半句話為假,前半句話為真,4是非洲;丙的后半句話為假,前半句話為真,則1是亞洲;乙的前半句話為假,后半句話為真,2是大洋洲。因此,答案選C。
通過上面例子大家可以發現,采用突破口法可以大大簡化解題步驟,但是需要熟練掌握才能在考試中靈活運用,這就需要考生在日常復習時多總結歸納,同一道題目采用多種方法解答,最終找到最佳方法,在真正考試時也能熟練運用。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