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考行測片段閱讀每日一練精品習題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0-27 15:56:3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行測中的言語理解與表達是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的重要得分項目,育路公務員考試網在此推出了國考行測每日一練,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今天推出的是行測片段知識閱讀練習。
「例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4題。
科學家利用衛星進行了有關實驗:一些星際空間的小分子物質在太陽紫外線照射下生成了氨基酸等大分子。一些科學家認為彗星在空間運行時會吸附上這些大分子;而且,由于彗星結構松散,其吸附的大分子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更容易產生類生命物質。它們雖具有類似原始生命的結構,但不能自我復制。據此推測:地球生命之源可能來自40億年前墜入地球海洋的一顆或數顆彗星。當時地球大氣密度很高,減慢了彗星下墜的速度,使彗核表面的溫度不會過高,從而保護了彗核表面的類生命物質。當彗核墜入海洋后,它們得到了再發展的條件,便形成了更為復雜的系統(通常由上百個分子組成)。該系統只讓氧氣、水等小分子進出,而氨基酸等則不能進出,久而久之這種有序狀態促成了該系統能自我復制,進而導致了生命的誕生。
1.“它們雖具有類似原始生命的結構”中的“它們”指的是( )。
A.經紫外線照射的小分子物質 B.類生命物質C.接受紫外線照射過的氨基酸 D.大分子物質
2.“當彗核墜入海洋后,它們得到了再發展的條件”的含義是( )。
A.海洋使彗核表面的類生命物質處于系統而有序的狀態B.彗核表面的類生命物質只有在海洋中才能生存和發展C.海洋為彗核表面的類生命物質的進化提供了有利條件D.彗核表面的類生命物質在海洋中找到了生命的起源地
3.文中所說的“更為復雜的系統”的最重要的功能是( )。
A.能自我復制其中類似原始生命的結構B.能讓氧氣、水等小分子進來,不讓氨基酸等出去C.能貯存氧氣、水和氨基酸等重要物質D.能使上百個類生命分子聚合在一起并長時期存在
4.下列適合作本文標題的是( )。
A.彗星上面有生物 B.地球生命起源之謎被揭開C.彗星是地球之父 D.地球生命起源之謎有新解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