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沖刺:巧解判斷推理題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1-26 08:42: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部分,有一類考查推理規則的題目,這類題型并不需要考生對題干信息進行歸納、轉化,而是根據題干中給出多個復言命題,直接選出能夠推出的一項。另外,公務員考試中許多題目中會出現多重復言命題,以增加考試的難度,但其推理規則并沒有改變。考生在遇到這種題目時不要慌張,靜下心來,只要按平時備考時掌握的規則按部就班地進行推理即可。
掌握好矛盾關系和推理規則是正確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育路教育網在此總結出兩大解題步驟,供考生參考:
步驟一:分析題干命題所屬類型,看是否有表示確定條件的命題(聯言命題或直言命題);
步驟二:由表示確定條件的命題出發進行推理,根據推理規則得出結論。
下面,我們就結合典型真題為大家詳細講解如何利用矛盾關系和推理規則快速解答此類題型:
例題1:2007年國家行測真題
公司有人建議,只要員工都在承諾書上簽字承諾不遲到,公司就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如果有人遲到那么所有員工的當月獎金均被扣除,公司采納了建議,結果還是有員工遲到,但是員工小劉仍拿到了當月獎金。
從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小劉從未遲到過 B。其他員工沒有拿到獎金
C。公司有人沒在承諾書上簽字 D。遲到的人不是該公司的正式員工
【育路網思路點撥】題干內容包括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和一個聯言命題。其中聯言命題屬于確定信息,應該由此出發進行推理。經觀察發現該聯言命題與第二個假言命題是矛盾關系。
【育路網解析】“有員工遲到,但是員工小劉仍拿到了當月獎金”與“如果有人遲到那么所有員工的當月獎金均被扣除”是矛盾關系,而“公司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是“如果有人遲到那么所有員工的當月獎金均被扣除”的前提,因此說明公司并未取消上下班制度,則否定了第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后件,根據有效推理規則,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并非員工都在承諾書上簽字承諾不遲到”,說明有員工沒有在承諾書上簽字,故答案選C。
例題2:2006年國家二類行測真題
如果生產下降或浪費嚴重,那么將造成物資匱乏,如果物資匱乏,那么或者物價暴漲,或者人民生活貧困。如果人民生活貧困,政府將失去民心。事實上物價沒有暴漲,而且政府贏得了民心。
由此可見( )。
A。生產下降但是沒有浪費嚴重 B。生產沒有下降但是浪費嚴重
C。生產下降并且浪費嚴重 D。生產沒有下降并且沒有浪費嚴重
【育路網思路點撥】題干包括三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和一個聯言命題,其中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為多重復言命題,仍然是由確定信息出發,即由聯言命題出發進行推理。
【育路網解析】“政府贏得了民心”是對“如果人民生活貧困,政府將失去民心”這一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后件的否定,根據有效推理規則,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人民生活不貧困。
“人民生活不貧困”與“物價沒有暴漲”結合形成一個聯言命題,是對“如果物資匱乏,那么或者物價暴漲,或者人民生活貧困”的后件的否定,根據有效推理規則,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物資不匱乏。
“物資不匱乏”是對“如果生產下降或浪費嚴重,那么將造成物資匱乏”的后件的否定,根據有效推理規則,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生產沒有下降且浪費不嚴重”,故答案選D。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