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報考超140萬人 外媒稱阻礙中國發展
來源:發布時間:2010-11-2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1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審核工作已于26日18時結束,最終報名人數達到1415138人,最熱的職位創下了4961∶1的紀錄。今年的“國考”再次出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場面。
對此,有外國媒體指出,人人爭搶公務員這個“鐵飯碗”,中國社會已出現過度求穩的心態,這將成為中國發展的障礙。
而國內專家認為,“考碗”過熱的直接原因是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難,加之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清晰。而政府在政策的引導上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已有明顯效果。
外媒聲音
過分追求“鐵飯碗”喪失創業積極性
面對中國的百萬“考碗大軍”,法國《歐洲時報》評論稱,如今“紅領”已取代“白領”,成為中國年輕人最青睞的工作。韓國《朝鮮日報》也說:“全中國似乎都因公務員考試而忙碌起來。”
與這兩家媒體的“圍觀”心態不同,新加坡《聯合早報》尖銳地指出,中國的“公務員熱”將成為中國發展的障礙。
文章認為,近年來,中國社會各階層已出現過度求穩的心態,比如人人爭搶公務員這個“鐵飯碗”。在一個平衡規范、保障健全、法制體系完備的社會環境里,公務員僅僅是比較穩定的職業,并不符合那些創業心很強的人才。
“可以說,目前中國‘考碗熱’折射出人們對社會環境和市場體系的信心不足,沒有人再去專心踏實發展實業、積極創業。長此以往,國家崛起所必須經歷的高端工業化進程將飽受鐵飯碗心態不利影響。”文章說。
此外,英國路透社也指出,中國經濟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之際,對鐵飯碗的競爭仍舊激烈。
路透社的分析稱,在對“穩定”的追求之外,權力現在也成為青年人熱衷“考碗”的重要原因。文章稱,盡管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大國,私人投資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但在這個國家中,權力和地位的光環仍令政府職位深深吸引著很多人,其中包括一流大學的畢業生。
專家分析
“國考”大熱直接原因是就業難
上午,資深公考專家、華圖教育高級副總裁于洪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國考”年年熱,從社會發展背景來看,跟目前畢業生找工作難有直接的關系。
“現在,不僅僅是公務員熱,還包括考研熱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就業問題。”于洪澤說。
另外,他表示,報考公務員也受家庭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報考公務員的應屆畢業生,至少有60%都是家里希望報考”。
于洪澤認為,這些都與目前的社會環境有一定的關系。“在企業工作,競爭比較激烈,而公務員人們一直都認為是比較穩定的,多數考生本身又有著求穩怕亂的心理,自然就影響了公務員報考熱”。
他還指出,“考碗熱”的本質原因,是多數中國學生面對未來職業生涯、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楚,沒有一定的目標,“凡是眼前看到的東西都愿意去試試”。
政府已著手解決“考碗熱”問題
于洪澤說,從目前來看,我國在政策的引導上,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且效果非常明顯。
如大學生村官、三扶一支計劃等,引導大學生深入基層。
另外,公務員招考當中,又加大一線基層招考比例,這正好與村官計劃、三扶一支計劃相吻合。
于洪澤表示,這一政策符合中國社會現實,中國社會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這就特別需要公務員,特別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崗位,首先能夠很好地在社會中歷練,才有一個感性認識,再加上這一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兩者結合,對事物的判斷都很清楚,更能夠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
“今年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關招錄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的比例從70%上升到85%。”這就是一個政策性的引導。
對于今年公務員報考熱,于洪澤總結了八個字——“熱而不亂,濃而不烈”,報考很理性,每天報考人數穩步增加,這與去年整個報考過程大不一樣,去年報考后期人數激增。
于洪澤分析,公務員報考熱這一問題在中國還會持續,政策的引導還會進行。
中外對比
美公務員:隨時缺人隨時招
與中國“國考”的轟轟烈烈相比,美國公務員招聘是另外一番景象。
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聯邦政府雇用了180萬名公務員,按照人數計算,是全美最大的雇主。而這樣一個龐大的機構招收人員的過程可謂是靜悄悄的。
美國政府招收公務員沒有統考,由各部門按自己需求招聘,隨時缺人隨時招,并不集中在某個時期招聘。
網絡是美國招收公務員的最主要的渠道,各政府部門的網站都在顯著位置有職位信息的鏈接。
同時,美國人事管理辦公室會通過“美國工作”網站將所有政府部門的招聘信息匯總后發布到網上。記者探訪該網站時發現,這里有近萬個政府工作崗位正進行實時更新。
英公務員:專門機構主持考試
英國于1870年確立了以公開考試選拔國家公務員的制度,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有趣的是,英國公務員錄用體系源自中國的科舉制度。
如今,英國政府也像美國那樣設立專門的政府機構招聘信息網站,應聘者可以按自己的要求搜索到心儀的崗位。
英國政府在吸引人才上是頗下工夫的。應聘者可直接與中意的部門聯系,而后者有義務向其寄送所需的招聘信息。
與中國的情況類似的是,英國也有專門主持考試及選用公務員的機關——考試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對遞交上來的應聘文件進行審查,主持考試并公布成績。
在澳大利亞,公務員招錄由用人單位負責,政府部門如有公務員空缺,必須在公共媒體刊登招聘廣告,并組成選拔委員會,對符合條件的應聘者進行面試,最后由部門主管決定是否雇用。
澳大利亞的公務員政策正趨向“外包化”,即盡量把政府的職能外包給私人企業,來為公務員隊伍瘦身,提高效率。
收入水平
公務員不全是“金飯碗”
在中國,公務員不但被稱作“鐵飯碗”,還被稱為“金飯碗”。按照國家統計局2008年公布的數據,中國公務員收入相比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每月高出近400元。在世界其他國家,公務員的待遇可就不全都這么優越了。
在美國,公務員收入相比私人領域并不占優勢。公務員的收入水平在各行業中屬于中等上下。
美國政府人事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美國聯邦政府雇員(相當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年薪為74403美元(約50.5萬元人民幣),同期美國人均年薪為68424美元(約46.4萬元人民幣)。
而根據美國Indeed招聘網對招聘職位的統計,到今年9月,美國聯邦政府雇員的年平均工資為66000美元(約44.8萬元人民幣),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
因此,美國各政府部門在發出招聘信息時都不忘給自己“打打廣告”,如美國財政部在招聘時就附上了“在財政部工作的十大理由”,極力吸引人才。
此外,在英國、瑞典,甚至出現了公務員收入水平低于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的情況。
育路編輯推薦:
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安排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