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共基礎知識強化過關訓練題九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2-04 09:32:4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下面是育路教育網編輯整理2011年公共基礎知識強化過關練習題,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案例分析題(認真閱讀案例,并根據案例回答所附問題)
1.被告人肖某,女,27歲。曾于1985年12月到1988年1月先后拐騙少女三人分別賣給某縣農民陳某等為妻,獲款共4100元。1988年12月,肖某又在西安××旅社以騙術拐賣了一少女楊某到×縣賣給農民官×為妻。此案案發后,某縣公安局派出人員偵查,偵查終結于1989年6月17日,向某縣人民檢察院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后于1989年7月10日向某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同年9月7日某縣人民法院以拐賣人口罪判處肖某有期徒刑5年。人民檢察院認為縣法院量刑過輕提起抗訴,經某地區二審改判肖某拐賣人口罪有期徒刑7年。請問:此案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是如何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
2.某科研單位張研究員寫了一篇論文在研究刊物上發表,作者吳某亦寫了一篇學術論文,在另一雜志上發表,該文中75%以上內容與張研究員所寫論文相同,但卻沒有在文章中注明出處。張研究員發現后,向吳某提出,指出是侵權行為。吳某提出以下解決辦法供張研究員選擇:一是在作品上去掉自己的名字,將作者改為張研究員,稿酬也歸張研究員;二是保證在該雜志上發表聲明,將張作為論文的第一作者。請問:
(1)你認為以上兩種解決方法是否合法?為什么?
(2)本案應如何處理?為什么?
答案提示:案例分析題。
【要點】此案辦理過程體現了“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刑事訴訟原則。(1)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公安機關負責偵查,檢察機關負責提起公訴和案件的審查,人民法院負責審理。三機關在分工的基礎上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共同查清案件合理斷案。(2)互相制約:三機關的配合是有制約的配合。公安機關執行逮捕要經檢察機關批準;法院對人民檢察院的起訴罪行給以判處刑罰或免予刑事處分的結論,實質上是對檢察機關工作的制約;同時,檢察機關的抗訴也說明檢察機關對法院工作的制約。正是在這樣的彼此制約中,三機關達到配合查清案件的目的。
【要點】(1)兩種方法都不合法。第一種解決方法,因該作品的20%是吳某的智力成果,不是張研究員獨立完成的著作,所以不合法。第二種解決方法實際上是按合作作品處理,但該文在創作過程中,張研究員與吳某二人并無共同創作目的,也未形成共同創作權,不構成合作作品。(2)本案吳某的做法屬剽竊他人的作品,構成侵權,應依法公開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育路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