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共基礎知識強化訓練題九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0-12-04 10:34:1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下面是育路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2011年公共基礎知識強化過關練習題,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案例分析題(認真閱讀案例,并根據(jù)案例回答所附問題)
1.張強因犯故意**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刑滿釋放后無業(yè)謀生,遂糾集李大、李二、李三組成“自由幫”經(jīng)常進行盜竊、搶劫等犯罪活動。一日張強與李大、李二商量搶劫生意興隆的千里馬鞋店。李三知道后不想去,張強便騙他說,大家只是挑兩雙鞋穿罷了,出了事由張強一人頂著。四人在搶劫時被片警和附近老百姓抓獲。請問:
(1)“自由幫”屬于何種性質(zhì)?為什么?
(2)李三是否具有法定減輕情節(jié)?為什么?
(3)對張強應如何量刑?
2.某市工商局和衛(wèi)生局根據(jù)群眾舉報及調(diào)查,以出售變質(zhì)食品為由,對某餐廳予以罰款1500元的處罰。該店店主王某不服,以工商局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問:
(1)本案是行政訴訟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2)如果人民法院認為應把衛(wèi)生局列為共同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該如何處理?
(3)如果原告起訴后,工商局和衛(wèi)生局改為對餐館罰款800元,并退還了700元罰款,原告表示同意,但未申請撤訴,法院應如何處理?如果原告申請撤訴,法院應如何處理?
答案提示:案例分析題。
1.【要點】(1)屬于犯罪集團。其符合犯罪集團特征:①三人以上;②經(jīng)常糾集在一起進行一種或數(shù)種嚴重的犯罪活動;③重要的成員固定或基本固定,有明顯的首要分子;④都是有預謀的實施犯罪;⑤不論作案次數(shù)多少,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和所具有的危險性都很嚴重。
(2)李三不具有法定減輕情節(jié)。李三不是脅從犯,因為他不是被脅迫參加犯罪的;被欺騙參加犯罪的,新刑法規(guī)定不屬于脅從犯的情形。
(3)對張強應按照犯罪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張強同時構成累犯,對累犯應當從重處罰。
2.【要點】(1)本案是行政訴訟案件,因其是針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而提起的訴訟。(2)法院只能以工商局為被告進行審理。(3)原告未申請撤訴的,法院應繼續(xù)審理,此時被訴訟行為仍為改變前的行為。如原告申請撤訴,法院應進行審查,確定被告的改變是合法的則裁定準許撤訴,若確認違法則裁定不許撤訴,繼續(xù)審理,依法判決。
育路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