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題目解析】該題重在考查概括材料的能力,屬于國考申論的經典題型。但因不要求理順成文,難度較前些年已有所降低?忌枧ψ龅健(得分)點多(內容覆蓋)面廣 ”,同時逐條敘述。 【參考答案】當前我國的經濟結構不合理,已經從各個層面影響到了整體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就沿海的初級加工業而言,初期依靠廉價勞動力優勢和優惠政策獲得一定發展,但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的提升,人民幣升值、“民工荒”以及各項生產成本的上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已舉步維艱。同時,由于缺乏自我創新能力,在金融危機面前產業難以升級換代。 就農業而言,由于目前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尚不完善,占主體的仍是抵御市場風險薄弱的小農經濟,難以形成規模經營。受農資上漲、外出務工收益高于務農等因素影響,當前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導致農業減產。同時,由于糧食流通環節缺乏有市場競爭力和調控能力的民族企業,導致外資乘機坐大,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 (二) 1. 【題目解析】該題是近兩年來的創新題型。盡管近年的新題型不斷涌現,但萬變不離其宗的都是圍繞主旨從各個層面談問題。要想使答案在就事論事的基礎上再高出一個層次,就要將對事例的分析向主旨深化。 考生須將這個小問題作為立足點,小切口深挖掘,探索其深層次內涵,向其主旨靠攏。該申論材料的主旨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具體如何向其靠攏,可參考以下答案。 【參考答案】林老板的心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集中反映了沿海初級加工業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成本上揚等影響,利潤已非常微薄;同時自主研發能力匱乏,難以升極換代;而向內遷又將面臨遷移成本高,經營環境不熟悉等問題。針對當前進退兩難的困境,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加強自我創新能力,促進產品更新換代,變低附加值為高額利潤。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則需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變粗放型增長為集約型增長。 2. 【題目解析】該題屬于對策評價題。評析對策除了通常的全面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外,還需與申論材料中的對策相比照。申論材料中的對策主要是領導講話、政府舉措、專家評論等內容。 【參考答案】上述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整體看有失偏頗。 提高糧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但就全局而言,糧食是農業的基礎,而農業又是第二、三產業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糧價的上揚將帶動其他物價的波動,易導致通貨膨脹,不利于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其次,糧食和以其為基礎的食品、生活用品的范圍廣泛,上述物品如隨糧價上揚而漲價,必將對居民生活造成負面影響,低收入群體將承擔更大生活壓力,不利于社會穩定。最后,糧食是具有戰略儲備物資性質的特殊產品,不能僅靠市場規律調節。對此,相關部門可通過宏觀調控在穩定糧價的同時提高其質量和產量,防止外資操縱糧價。 要解決好糧食問題,首先要靠優惠政策,如繼續提高種糧補貼,抑制農資漲價等,以維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通過科技創新來改良品種、提高產量?傊荒芄铝⒌闹豢醇Z價,應站在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解決我國當前的糧食問題。 (三) 1. 【題目解析】該題屬于對策評價題。在此需提示的是各級政府部門尤其是市局級以上機關單位的各項決策在出臺前必然經過多方論證,具有相應的合理性,對其不宜輕易否決。 【參考答案】對于這一口號,要辯證地進行分析。一般來說,由于地區發展不平衡,先進地區的產業向落后地區轉移有助于迅速提升后者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有利于先進地區產業的更新換代。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初級加工業在東南沿海已難以維系,內地應吸取其經驗教訓,走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對此,內地省市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引進或培養合適的企業,并與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升級相互配合。不同地區產業的合理分工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如能有效統籌區域經濟發展,則可形成良好的產業布局。 2. 【題目解析】該題屬于對策評價題。總體看難度不大,從全面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幾點進行評析即可。 【參考答案】就第一條的內容來看,僅加大農業投資在目前來具有可行性。但準確的說應該是加大在農業科技研發和穩定各項農資價格發面的投資,上面的說法缺乏針對性。同時,該對策的論據也不符合事實。我國耕地資源匱乏,平均畝產已接近上限,糧食增產的潛力并不大。 第二條對策不具有可行性。糧食是各國的重要戰略儲備物資,當前也沒有高于各國主權的其他組織能夠有權力對全球糧食合理分配。 第三條對策從內容上看雖然有道理,但在表述上有失籠統,沒有點明實施主體和具體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第四條對策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中缺乏實現的可能。國際關系的基礎在于國家利益,發達國家不可能無償援助糧食匱乏的發展中國家。 可補充的對策為:當前急需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可采取的措施為增加種糧直接補貼、穩定農資價格、適度提高糧食的收購價等。長期來看,還需大力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逐步變小農經濟為規模經營。同時,規范農民的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在糧食流通環節培育具有較強調控能力的大中型國企,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四) 行政執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 【題目解析】對于大作文,可嘗試采用整合前幾道題答案,并輔以合理結構的方式整理成文。此外還需設計好題目、開頭、結尾、過渡句等要素。 【參考答案】 對解決當前糧食問題的深入思考 “民以食為天”,國無糧不安!曾創下以占全球7%的耕地養活20%人口奇跡的國家,也正面臨著來自糧食的拷問:由于目前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尚不完善,占主體的仍是抵御市場風險薄弱的小農經濟,難以形成規模經營。受農資上漲、外出務工收益高于務農等因素影響,當前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導致農業減產。同時,由于糧食流通環節缺乏有市場競爭力和調控能力的民族企業,導致外資坐大,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 對于糧食的這一系列難題,有人倡議提高糧價。對此,應辯證地逐一分析:提高糧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但就全局而言,糧食是農業的基礎,而農業又是第二、三產業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糧價的上揚將帶動其他物價的波動,易導致通貨膨脹,不利于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其次,糧食和以其為基礎的食品、生活用品的范圍廣泛,上述物品如隨糧價上揚而漲價,必將對居民生活造成負面影響,低收入群體將承擔更大生活壓力,不利于社會穩定。最后,糧食是具有戰略儲備物資性質的特殊產品,對其,可采用宏觀調控予以調節,而不能僅靠市場。 因此,上述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整體看有失偏頗。要解決好糧食問題,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焦作考察時所提到的: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具體到靠政策,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各種涉農優惠政策,如繼續提高種糧補貼,取消農業稅及各種收費,加大農資生產力度以抑制其漲價等,以此維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穩定好當前的糧食產量。另一方面,還需大力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逐步變小農經濟為規模經營。同時,規范農民的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在糧食流通環節培育具有較強調控能力的大中型國企,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從長遠看,糧食增收的潛力還需要靠科技來挖掘。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對各層次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力度;通過科技創新來改良品種、提高產量,真正做到科技興農。 糧食問題事關國計民生,如能有效解決當前糧食生產及產業化發展等難題,不僅可以徹底解決十三億人的吃飯問題,為第二、三產業儲備充足的原材料資源;更可完善國家的戰略儲備。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 【題目解析】 “問題——原因——對策”的三段論式結構是大作文經典模式,適用于各種大作文題型,在此亦可嘗試。 【參考答案】 促進產業升級 保障經濟增長 三十年如白駒過隙,改革開放的大潮已再次將我國推至變革的風口浪尖。當前,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已經從各個層面影響到了整體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就沿海的初級加工業而言,初期依靠廉價勞動力優勢和優惠政策獲得一定發展,但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的提升,人民幣升值、“民工荒”以及各項生產成本的上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已舉步維艱。同時,由于缺乏自我創新能力,在金融危機面前產業難以升級換代。就農業而言,由于目前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尚不完善,占主體的仍是抵御市場風險薄弱的小農經濟,難以形成規模經營。受農資上漲、外出務工收益高于務農等因素影響,當前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導致農業減產。同時,由于糧食流通環節缺乏有市場競爭力和調控能力的民族企業,導致外資乘機坐大,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 “這是最壞的時刻,也是最好的時刻!”面對當前的挑戰,我們需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立足自主創新、優化產業升級。當前,我國出口受阻,“三高一低”的初級加工模式在東南沿海已難以維系。對此,應化危機為機遇,企業可藉此加強自我創新能力,促進產品更新換代,變低附加值為高額利潤。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則需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變粗放型增長為集約型增長。 第二,調整經營模式、努力做大作強。以農業為例,由于農資和除基礎糧食作物外的經濟作物價格已基本市場化,單一農戶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能力薄弱。如不顧農資的生產成本僅靠國家政策抑制其價格上漲,必將造成農資企業虧損,降低市場上的供應量,對農業生產有弊無利。因此,可采取“公司加農戶”等方式,將農戶有組織地納入市場中,通過大力發展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規模效益。 第三,統籌產業發展,抓好戰略機遇。當前我國已具備了發展大型糧食深加工產業的能力,應以此為契機,一方面整合農業生產,保證充足的原料供應;另一方面積極探索轉化途徑,將初級農產品轉變為各種高附加值產品,以工業反哺農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第四,統籌國內外局勢,變危機為機遇。目前發展中國家的糧食供應普遍緊張,而某些發達國家更以此為要挾操縱糧食價格;在當前經濟危機影響下,這種狀況更加不容樂觀。對此,我國應在保證糧食儲備的前提下,創新生產模式,加強糧食生產與流通機制的競爭機制,以危機促發展,走出一條三大產業相互促進的新路子。 “十五”發展綱要曾指出:“我國經濟已經到了不調整就不能發展的時候”。調整產業結構,不僅可有效應對的當前經濟危機,更可進一步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對于 全面實踐科學發展觀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真題 |
|
閱讀下一篇:詳解09年福建、重慶及遼寧公考申論范文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