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四省公務員聯考申論熱點揭秘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8-1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熱點三:保障性住房
一、入選理由:
我國的住房改革經歷了漫長的歷程,自上世紀末我國實行住房體制改革起,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為主導的住房供應體系”就被確立為改革的目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制定的《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規劃》已出臺,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工作目標包括繼續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繼續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費、抑制投機性購房和大力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四個方面,以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發出了《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十條舉措,被業內稱為房地產“新國十條”。通知要求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實行更為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二、經典句式
住房是民生之要。
要把住房保障作為民生工作的重點,花更大力氣,來加快建設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動遷安置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
住房問題既是經濟問題,更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民生。
三、面臨的問題
經濟適用住房在建設和管理中問題不斷:開發計劃不落實,土地供應難以保證;供應對象模糊,審核不嚴;有些城市供應規模偏小,造成供不應求現象;建設標準偏大,初期開發建設的房屋面積過大;開發商利潤難于控制,某些商品房為規避土地出讓金而違規轉為經濟適用住房等。有的城市中,經濟適用房被開發商變相高價出售,造成經濟適用房不“經濟”,國家給中低收入購房者的提供的福利被開發商占為己有,牟取暴利。
廉租房實物和貨幣來源不暢;租房的資格、租金標準難以確定;保障方式不完善、監督體系不嚴格以及地區間進展不平衡等。
四、產生的原因
問題的關鍵在于與住房市場化進程相比,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建設相對滯后。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在一些城市成為“花瓶”和“點綴”,覆蓋面與現實需要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第一、城市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缺乏應有的態度和決心。
第二、公共財政對保障性住房的支持不足。
第三、經濟適用房的準入標準過于簡單。
四、對策:
第一、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時,應明確區分“保障性住房”與“房地產市場”。
第二、政府在保障性住房體系中應發揮主體地位。
第三、在制定和完善中低收入家庭標準體系,了解保障性住房需求的同時,加強監督管理。
第四、嚴格控制保障性住房面積標準。
第五、擴大住房公積金的覆蓋范圍。
熱點四:統籌區域、城鄉發展
一、入選理由
我國在方方面面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加凸顯,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具體表現為:城鄉發展差距較大;區域發展差距明顯;除經濟差距外,城鄉、區域之間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也較大;同經濟發展相比,社會事業等發展相對滯后。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教育公平的問題比較突出;醫療服務供給總量相對不足,人民群眾對看病難的反映仍比較強烈;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等等。
應該說,目前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層次,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二、統籌城鄉發展的意義
第一,統籌城鄉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和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發展比較均衡的小康社會;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都要求統籌城鄉發展。
第二,統籌城鄉發展是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在人均GDP實現1000美元以后的新階段,如果不統籌考慮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不著手改變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不僅會對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形成制約,而且對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也將帶來負面影響。
第三,統籌城鄉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較低階段,包括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在制度上和政策上實行的是城鄉分治,從而實際上存在著城鄉對立。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突破制約“三農”問題解決的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改革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城鄉分治的各種制度,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和城鄉融合。
三、統籌城鄉發展的對策措施
第一,統籌城鄉文教衛事業。
第二,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統籌城鄉產業布局。
第四,統籌城鄉勞動就業。
第五,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
第六,統籌城鄉稅費體制。
第七,統籌城鄉社會化服務體系。
第八,統籌城鄉財政支付,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政策。
第九,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嚴格控制人口增長。
四、深度閱讀
1.******************:《抓住歷史機遇承擔起歷史使命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人民日報》2010年2月4日。
2.************中央宣傳部:《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學習出版社2008年版。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