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條件歸類法解析公務員行測定義判斷真題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1-22 08:54:0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定義判斷題中所給定義可以看做一個“屬”,每個定義都是由主體、對象、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這四個屬性中的幾個組成。
(1)主體,就是行為或事件的發動者、當事方;
(2)對象,是指行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
(3)主觀要素,即行為者或事件的當事人主觀上具有什么樣的動機、意圖,追求一種什么樣的目的;
(4)客觀要素,指客觀上實施了什么行為,采取了怎樣的行為方式,達到了什么程度,造成了怎樣的結果等。
育路教育網提醒廣大考生:這四個屬性可能全部出現在題干的定義當中,也有可能只出現其中的一、兩個。因此,考生要找出盡可能多的、準確的屬性,將選項與題干定義進行對比分析,就能準確地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下面,就列舉三個歷年行測真題,給我們的考生以具體形象地講解。
例題1:2010年國家行測真題
生態入侵是指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某種生物帶入適宜其棲息和繁衍的地區,使得該生物種群不斷擴大,分布區不斷穩定地擴展,從而危害當地的生產和生活,改變當地生態環境的過程。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生態入侵的是( )。
A.某地發生大面積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種植物發生變異,其繁殖力超強,逐漸取代了該地域內的其他植物
B.某實驗室由于管理不當將試驗用的致病性結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結核病在周圍居民中流行
C.產于南美洲的鳳眼蓮花朵艷麗,曾經作為觀賞植物被我國引進,致使云南滇池因為鳳眼蓮的瘋狂蔓延而魚蝦絕跡
D.美國科學家將從我國引進的野生大豆與當地品種雜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黃病的優良品種,該品種現已徹底取代了美國傳統大豆
「解析」首先用條件歸類法對生態入侵的定義進行分析:
生態入侵(定義)是指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某種生物帶入①適宜其棲息和繁衍的地區,使得該生物種群不斷擴大②,分布區不斷穩定地擴展,從而危害當地的生產和生活③,改變當地生態環境的過程。
然后分析各個選項,將選項與題干定義屬性進行對比,其中A項不符合①;B項不符合②;D項不符合③。只有C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C.
例題2:2010年國家行測真題
存疑時有利于被告原則是指在刑事訴訟中遇到事實無法查清或查清事實所需成本過高的情況,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則判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表現符合該原則的是( )。
A.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犯罪情節顯著輕微,決定免于起訴
B.法院在認定被告人犯有數罪或一罪之間存在疑問時,發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C.因缺少直接證據證實被告人有罪,法院對被告人做出無罪判決
D.無法確信某犯罪行為是否超過追訴時效時,應當追訴
「解析」首先用條件歸類法對存疑時有利于被告原則的定義進行分析:
存疑時有利于被告原則(定義)是指在刑事訴訟中遇到事實無法查清或查清事實所需成本過高①的情況,依照有利于被告②的原則判決③。
然后分析各個選項,將選項與題干定義屬性進行對比,其中A項不符合①;B項不符合③;D項不符合②。只有C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C.
例題3:2008年國家行測真題
危機公關是指由于企業管理不善、同行競爭甚至遭遇惡意破壞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響,而給企業或者品牌帶來危機,企業針對危機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動,包括消除影響、恢復形象等。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危機公關的是( )。
A.由于臺風影響,某企業的戶外廣告牌被風吹倒,企業派員工前去修復
B.某企業由于重要生產設備被盜,嚴重影響生產,高層領導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
C.某企業在行業競爭中失去領先地位,利潤大幅下滑,企業高層領導決定轉向新的領域
D.某大型餐飲集團的一個連鎖店由于衛生狀況差被曝光后,該集團領導通過媒體向公眾道歉,并借此機會發布新的企業衛生管理標準
「解析」首先用條件歸類法對危機公關的定義進行分析:
危機公關(定義)是指由于企業管理不善、同行競爭甚至遭遇惡意破壞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響,而給企業或者品牌帶來危機①,企業針對危機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動②,包括消除影響、恢復形象等。
然后分析各個選項,將選項與題干定義屬性進行對比,其中A項不符合①,B、C兩項不符合②。故答案選D.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