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資料一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0-12-16 09:13:2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份被網民稱為“史上最牛的村民守則”,將浙江臺州小板橋村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該守則規定:無正當理由、未經村兩委許可的上訪行為,扣除糧食補償款1年至10年。除信訪外,這份守則還把環境衛生、社會治安與村民的糧食補償款掛鉤。
談談你的認識。
【答題框架】
首先,把本屬于村民的糧食補償款作為管束大棒,甚至動不動“罰全家”“搞連坐”,這對于把補償款作為生活保障甚至救命錢的村民來說,或許確實管用,但卻經不起推敲,更于法無據。
然而,這份神奇土政策還是出臺并施行了。群眾信訪要村干部批準,否則將被村干部罰款。制定者并非真的不懂法。根據《村民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所制定的村規民約必須報鎮政府備案,鎮政府對于明顯違反法律法規的應予責令改正。即便制定者都是法盲,鎮政府的視若無睹充滿了詭異的色彩。
誠然,要抓工作,經濟處罰可能比說服教育見效更快。利益的刺激的確管用,對被管理者固然如此,對土政策制定者也是如此。
利益驅動,這個道理現在小學生都懂。如石家莊有老師給學生開出“遲到包月”的罰款套餐。正是在這種利益驅動下,許多粗莽土政策才不斷出臺:內蒙古東勝公務員招考,當地人事局不顧國家公務員的規定,制定了東勝區內部人員子女加10分的政策;安徽固鎮縣規定,去當地工業園區執法要由分管副縣長批準,幾名不懂事的環保人員查處違法行為,結果給停了職。還有些地方不顧法律規定時限、中央部委取消二級公路收費的要求,堂而皇之地日進斗金,更讓我們見識了利益驅動的威力。
其次,依法治國遭遇了譏笑。土政策破壞了法治的權威統一,消解社會的公平正義。要實現依法治國目標,就要防止某些人把依法治國異化為以法治民,借用法規的名義,來實現個人或者小團體的利益。
在民主的國家里,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里,國王就是法律。這種“家規大于國法”的土政策,正是源于一個個土霸王和小王國。“最牛村規”所揭示的,就是一些人淡薄的法治觀念以及稱王稱霸的封建意識。而這種意識,顯然不僅僅停留在一個村里。
最后,我們一直提倡依法治國。要實現依法治國目標,就是要防止某些人把依法治國異化為以法治民,借用法規的名義,來實現個人或者小團體的利益。這一方面需要掃清整個社會的法律盲區,喚起人“為權利而斗爭”;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通過保障人民的監督權、媒體的曝光權,打造水晶官員和透明政治,類似的“最牛村規”才能淡出人們的視線!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