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填空題
21.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矩的科學。
22. 學生通過群體差異可以影響學與教的過程,其中包括年齡差異,年齡差異主要體現在 思維水平 的差異上.
23. 《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標志是1903年心理學家 桑代爾 出版了 《教育心理學》
24. 教育心理學是介于 自然 科學和 社會 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25. 教育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 心理學與教育學 的交叉學科。.
26. 廖世承 是我國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
27. 教材的編制何課程的設置必須以 水平 和 教學 的理論和研究為基礎。
28. 評價反置過程包括在教學之前對教學中效果的預測和評估,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 監測和分析 以及在教學之后的檢驗和反思。
29. 教育心理學大致經歷了 初創時期 、 發展時期 、 成熟時期 、 完善時期 四個時期。
30. 教學環境包括 物質環境 和 社會環境 兩個方面。
31. 20年代以后, 學科心理學 的發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學的組成部分。
32. 教育心理學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觀察法 、 調查法 、 實驗法 、 個案法 行動研究法等。
33. 學生對學與教的過程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即 群體差異 與 個體差異 。
34. 教育心理學是 應用心理學 一種。
35. 教育內容一般表現為教大綱。 教材 和 課程
36. 教學環境不僅是課堂整理研究的主要范疇,也是 學習過程研究 和 教學設計研究 所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
37. 20世紀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學吸取了 兒童心理學 和 心理測試方面 的成果,大大的擴充了自己的內容。
38. 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 描述 、 解釋 、 預測 、 控制 的作用。
39. 由于 自然實驗 是在教育的實際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它所得結果比較接近于實際。
40. 學與教的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這一系統包括 學生 、 教師 、 教學內容 、 教學媒體 、 教學環境 五個要素。
三. 簡答題
41. 學習教育心理學對教師有什么作用?
42. 簡述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43. 簡述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44. 簡要說明學生作為要素之一從哪些方面影響學與教過程.
45. 教育心理學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能發揮什么作用.
46. 簡述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簡史.
四. 論述題
47. 論述教育心理學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