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2.以培養忠于統治" />
1.“師嚴乃道尊”所說明的是( ) A.教師要給予學生以一定的權威 B.學生必須服從教師 C.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平等 D.教師必須教育學生 2.美國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論演說家的教育》 D.《民本主義與教育》 3.20世紀60年代以后提出了課程結構理論的教育家是( )。 A.凱洛夫 B.贊可夫 C.布魯納 D.維果斯基 4.從評價的功能上區分,中小學教育評價的類型可分為( )。 A.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B.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 C.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D.正確評價和錯誤評價 5.對“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的理解比較正確的是( )。 A.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體的中介掌握知識和認識方法,達到認識現實世界改造主觀世界、發展自身的目的 B.教學認識的主體是學生,具有發展性和可塑性 C.教學認識的客體主要以課程教材為基本形式,是學生認識的對象,也是發展自身的工具和中介 D.教學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教師提出的教學任務與學生完成這個任務及其水平上的矛盾